第十七章 好像活在他的影子里 (第2/2页)
br> 张济:不知为何感觉脑袋上好像多了些什么…… 也不知道温侯那边如何,牵制李傕想来不难,只要退了樊稠张济,后面温侯再回长安,城内应当就能平定下来了吧。 种平想着,总感觉自己仿佛忽略了什么……… 被种平心心念念的李傕正坐在营中,形容苦闷。 他被吕布困在山上许久。 虽然按照贾诩的计划,这段时日,他与郭汜或进或退,将吕布玩弄于股掌之上。 但他二人牵制吕布的同时,自身又何尝不是也受制于吕布? 如今破局之法全在张济樊稠二人身上。 李傕明明知晓贾诩此计可谓是天衣无缝,可不知为何,从昨天晚上开始,他心中莫名一阵阵的发慌。 难道是因为军中粮草不多了的缘故吗? 李傕想着,那股不安感却笼罩在他身上,迟迟不散。 “文和啊,估算时日,张济樊稠二人应当已到了长安城下吧?” 贾诩见李傕坐卧不定,有心宽慰:“将军勿忧,张樊二位将军引兵数万,而长安守将不过数千。” “且又是奇袭之计,想来……” 贾诩本想说,张济樊稠破长安还是不难的—— 长安城中王允等人,压根没有守城之能。
但他生性谨慎,话从不说满,因此改口道:“想来引起动荡,迫使吕布回援还是做得到的。” 李傕听了这话,非但没能松口气,反而心跳得更厉害了。 他在营帐中来回度步,良久,才道:“不行,得差人送信给樊稠,让他与张济速速发兵,直接攻城!” “万人攻城,这长安再坚再固,我就不信这人心动摇之下,还能守得住城!” 种平站在城墙上发呆。 一个时辰前,他将张济和昨夜俘获的那些敌军释放了回城外。 这举动要是放在昨夜之前,种平肯定会受到重重阻力,别说是朝中那些人,就连守将们也不会同意。 但现在嘛。 种平一说我自有谋划,那些想要说点什么的人马上就乖乖闭嘴了。 至于将士们。 他们一个个情绪高涨,都期待着自家少府再搞出些新花样,自己也能挣一份功劳。 没看见王三那傻小子误打误撞烧了敌军粮草以后,不仅得了银两,还直接升为屯长了吗? 另外昨夜那些被少府先后派遣下去的士卒,也都领到一份赏银,听说战死的士卒还有抚恤送到家里。 这要是还不卖命,咱都对不起少府的一片心意。 士卒们斗志昂扬。 种平心中却难免愧疚。 他本来想学着小说中的男主那样,给死去的将士们立一块英雄碑。 可朝中几乎全是反对之声。 就连王允和荀攸都不赞成种平这么做。 他们认为可以给死去的士卒多加些抚恤金,这就足够了。 种辑倒是觉得如果这能激励士气,那么做也无妨。 种平很迷惑。 只是想让这些战死的人留下姓名,可以让家人有一个纪念之所;只是想让这些牺牲的人获得该有的赞誉,不被世人遗忘;只是想让英雄见证这场战争得胜利…… 这没有触犯到任何人的利益,为什么不同意? 下朝之后,种平一一拜访了王允和荀攸。 种平以为自己可以说服他们。 事实证明,他错了。 王允和荀攸给出的,不能立碑的原因是: 那些人是庶民。 大夫公卿,举孝廉者,方可有碑。 庶民,没有资格立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