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香 (第1/2页)
等阳燕两人来到花街时,天色也沉了下来。 正是华灯初上,莺歌燕舞的时刻。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光阴不回头……” 弯曲的粉水河流过两岸的高楼软阁,只留下旖旎的唱词久久不散。 千仞城本地的方言与中洲别处不同,尾句总带着上挑的儿音,说话时仿佛带着一股糯意,这让小调儿又带上些不自知的挑逗。 老远便有船家冲着她们打招呼,“女郎可要坐船晃一圈儿?” 阳燕循声看去,是条青舫的翘头小舟,便拉着十九上了船道:“夜游也是一种乐趣。” 十九拗不过,也上了船。 船家是个五六十岁,头发半百的老人,见两位女郎光顾生意,好心道: “两位坐坐船便回去吧,这里不是寻常女郎该来的地方。” 阳燕笑了笑,拿出城主府的令牌,“没事船家,尽管划就是。” “倒是老朽眼拙了。”船家便不再顾忌,往粉水深处划去—— “启程喽!” 游船沿河水而下,一路上,两人只见岸边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灯影绰绰、人声鼎沸。 嬉笑声吆喝声声声不绝,间杂着如歌似曲的低吟小调,河中画舫三三两两、或聚或散,有的纱幔粉饰、富丽堂皇,有的雕花刻鸟,清雅别致,再不济也要在舫前放一盏红灯笼,为这夜色添上一抹风情。 整个一人间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她们的小舟在这一片画舫中穿行,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招呼声,有男有女,阳燕颇觉有趣,买下了船家的花回赠过去,委婉谢绝。 “不知二位欲去何处?这接下来可没有什么好风光了。”船家开口问道。 “那就去天香坊吧。” 天香坊十分显眼,足有五层楼,在一众花楼里拔地而起。 房檐尖翘,每层屋檐都挂满了一圈灯笼,灯笼下缀着彩色流苏并银铃,风一吹,便叮当作响,只响的人心神荡漾。 “纵酒须有度,享乐终有时。繁花迷眼处,终究一场空——” 船家把她俩送上岸,摇着小舟唱着曲儿便远去了。 “终究一场空吗……”两人默默念着,似有所感。 天香坊。 两人先交了两金的进门费,这才进得了大门。 阳燕心里忍不住想,真是抢钱,两金够买一个奴隶了。 不过也算物有所值,有专人为她们提供服务。 一个看起来风度翩翩的中年文士引着她们进门,问道: “两位女郎是头次来我们天香坊吧,看着面生。不知您需要什么,或者让小奴给两位推荐推荐?” “不必了。”阳燕拿出花名册,“我们就想找这位梅公子听听曲儿。” “两位贵人都找梅公子?”那人带着些高深莫测的眼神。 阳燕生怕他联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忙递给了他十金,“只是听曲儿,不过夜。” 拿到金子,中年文士的表情细微地变了变,随即殷勤道: “好的,马上给两位安排,两位可以先在大厅的雅间略作等待,今晚正值‘十二月’中的柳月献舞,女郎们可以看一看。” 想必是那位梅公子还在陪客,不过阳燕她俩也不急,正好见识见识‘天香十二月’。 那人将她们引至一间用屏风隔出来的雅座,离舞台不算近,但视野还开阔。 等两人入座,便有侍女为她们摆上茶点。 很快,便有铮铮琴音响起。 舞台上,只绿衣舞者一人。 那人身量高挑,削肩窄腰,生了一张素白的鹅蛋脸,柳眉细眼,雌雄莫辩。 随着音乐节拍,款摆细腰,长臂舞动,仿若一棵随春风舞动的柳树,正沐浴着阳光生根发芽,但舞者变现的更有力度,带着对生命的礼赞。 正如只有清唱才能展示歌者的功力,舞蹈若是一人,难免会显得太过空荡,就极考验舞者的功力和对舞台的把握,而眼前的绿衣舞者已然臻至完美! 尤其是所选音乐,只有古筝,显然是把音乐作配,只让人专注于舞蹈之中,可见其自信。 随着舞者节奏加快,舞蹈已至高潮,而就在此时,绿衣舞者竟然从腰间抽出了一把软剑,筝音突然拔高,舞者变为武者! 那剑,翩若惊鸿矫若龙,那人,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直让阳燕拍手叫好。 而舞台下,不少侍女挎着鲜花穿梭其中,阳燕豪横买下一篮,和十九一起挥霍完了。 等到一舞完毕,才后知后觉地想到,这天香坊也太会赚钱了吧。 好在,这时之前那个带她们过来的中年文士笑吟吟地说道:“两位女郎,梅公子有请。” 两人循着台阶上得四层,其实与一般花楼不同,天香坊不算喧闹,即便刚刚楼下掌声不断,也是极有秩序的喝彩。 但这三层之上,整个空间就十分寂静,倒显得大厅吵闹了。 那文士介绍道:“我们坊内排得上名号的女姬公子,都有单独的会客室,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