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一章 化主动为被动 (第1/3页)
大家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对应的杨广还要继续多说的话,那就显得矫情了。 也不只是那边的杨玄感,甚至满朝文武都知道,为什么这个杨玄感要发动叛乱。 这杨玄感自己本身的野心当然是一部分,这个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但是这一个杨广做事不按规矩来,也是引发这个事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广看一下杨玄感,眼睛里面满满都是恨意。 他何尝不知道这场战争发展到现在,对于整个朝廷所以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天下各个地域的郡县都已经开始乱起来了,可是这个杨广是真的不甘心啊。 那个高句丽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国,他打一个区区的小国,打成这个样子,说出去,那是要笑死人的。 可打高句丽再艰难,他一定要征服高句丽,他看向面前的杨玄感,心已经冰冷,“接下来,你想要尝尝之千刀万剐的滋味,那便由着你。” “不过看在你的父亲也是为国效力,立下不少功劳的份上,给这千刀万剐就给你免了,五马分尸你是怎么样都少不了的。” 最后杨玄感被五马分尸了,这一场声势浩,但让全天下人都瞩目的混乱,好像从这里开始,已经没有被彻底的止住了。 但是全天下的有识之士都非常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些东西一旦开始了,是很难结束的。 这一个杨玄感引发的,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一次造反,而是他掀动了全天下造反的序幕。 每天朝廷收到各地发生了叛乱,向朝廷请求救援的文书,这是多如牛毛。 朝廷当中也有不少聪明人,他们看到那些文书之后,其实也怀疑过那些文书是真是假。 各地的叛乱频发那是真的有,但是各地真的没有那个能力平定各地的叛乱了吗? 有一些郡县肯定是没有能力的,本来就是比较弱的郡县,要靠自己平定叛乱,那是不容易。 尤其是山地丘陵比较多的郡县,想要平定叛乱,那简直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是轻易可以做得到的。 但是有一些很强的郡县,也是出现地方发动的叛乱,揉还要向朝廷要支援,这一些东西,真深究起来,相当一部分都是假的。 各地的郡县为什么要这样说?原因应该是简单的。 一个别的郡县都发动了叛乱,他们如果自己的郡县没有发现叛乱的话,那就要派兵支援其他郡县。 刚刚爆发了高句丽的战争,朝廷军队刚刚刚返回驻地,士兵们十分疲惫。 并且高句丽的战争,结束得并不算很光彩,朝廷根本就没发什么赏赐。 他们这一波算是自带干粮了,可以说大亏多亏,有不少的良家子都因此而破产,这些对朝廷充满了怨念。 现在各地报告的叛乱,这些人是根本不愿意到别的郡县去,帮助别的郡县解决叛乱的问题的。 能让他们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另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也很简单。 就是这些地方的良家子,朝廷已经不信任了。 他们心里十分担心,皇帝会不会采取第三次进攻高句丽的策略。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们还要被征召。 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他们死了很多的人,如果不是薛仁杲最后带回了二十多万,他们的损失会更大。 第一次高句丽,全天下都对薛仁杲而抱有一丝感谢,是他挽救了二十多万朝廷军队和民夫的性命。 接下来便有了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府兵也是自带干粮,毛都没带回来。 还有不少的损失,有不少府兵妻离子散,也有不少府兵也因此家破人亡,还有不少府兵家庭因此破产了。 这样的战争经历了两次,大家真的是已经厌烦了,就害怕皇帝进行第三次对高句丽的战争。 问题是,很多人都知道,这当今的皇帝最是好大喜功,一个小国挑战他的尊严,他肯定是要惩戒这个小国的。 第三是高句丽的战争,极有可能会爆发。 一爆发又要抽掉他们这些辅兵和府兵作战,他们实在是不愿意进行这样的事情了。 所以哪怕虚报县里面有叛乱,也不愿意告诉朝廷,自己的郡县里面没有判了。 因为虚报一下,最多就是这个人在吏部的考核不太好看。 但是如果和他们真的又要抽调人去参加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战争,那么他们郡县里面就很有可能真的要爆发叛乱了。 其实官员们心里面也是很无奈,他们都知道只是朝廷进攻高句丽的策略是正常的。 高句丽国内的制度竟然是仿照隋朝的制度建立的,这是一个心腹大患。 代表着他们从一个蛮夷的暴力国家,向一个封建国家过渡,这是朝廷官员们绝对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可是官员们更明白一个道理,因为现在朝廷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比如说地方的官员还有扶贫,害怕爆发第三次高句丽战争,就连满朝的文武都很害怕这个事情。 别说府兵,普通的关中的世家大族都怕了,虽然每次打仗,世家大族也能够从中分到一杯羹,但是人员的损失还有财物的损失,让他们都有些遭不住。 薛仁杲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见到自己的妻子还有小妾。 等他从战马上下来时看到了自己的小妾,心里安稳了许多。 薛仁杲向着自己的妻子裴子宁张开了自己的臂弯。 裴子宁脸上有几分羞涩,觉得丈夫有些胡闹,但是她毕竟是个贤妻,也是对丈夫确实思念,忍不住像个小鸟一样扑进了薛仁杲的怀抱。 薛仁杲温柔的抱着妻子,他后面的那些小妾眼珠子都绿了,多么希望现在在薛仁杲怀里的人是自己。 但是以她们的身份,这个愿望恐怕有点难以实现了。 她们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才来到薛仁杲的宅子里面的,薛仁杲挽着妻子的手回到自己的院子。 薛仁杲的亲弟弟薛仁越在这个城里面没有宅子,也只能够住到了兄长的宅子里,只是他很想回到西凉,见一见自己的父亲,但是这个被兄长阻止了。 长安风起云涌,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打算,需要一些真正信得过的人在长安帮他的忙。 没有谁比自己的弟弟更值得信任了,因为薛仁杲如果倒霉,薛仁杲自己的弟弟是肯定躲不过去的。 当天夜里又是一翻浪到飞起,这裴子宁都有些坚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