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明天子(1600) (第2/2页)
br> 皇帝笑笑,没有真的开口让李少山给他找什么东西,只说无聊,所以来找李少山聊聊天。 从武功到朝廷,又从朝廷到了边患。 听到皇帝嘴里的倭寇之事,李少山睁开了眼睛,冷声说道。 “你想让我帮你处理倭寇?” 杀人这种事情李少山可以去做,但处理倭寇,李少山觉得太浪费时间了。 他的时间很多,也很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出现在李少山面前的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 现在的万历还比较年轻,没有经历太子之争的他还心系国事。 他现在遇到的问题的确是倭寇问题,不过他没有想让李少山去处理,只是笑道。 “当然不是,朝廷好不容易处理了一个纵横七海的史天王,朕可不想又出一个李天王。” “朕也说了,只是闲聊。” 李少山见皇帝真的只是来聊天,也就提点一句。 “倭寇之患在内而不在外,你就算杀尽倭人,也不过是阻止一时之患,没有了史天王,自然还会有其他天王出现。” 朱翊钧本来觉得李少山只是一个少年人,来这里也是想觉得这个少年年纪不大,比起朝臣更适合闲聊。 此时听李少山对于朝廷大事还能如此语气轻松,也起了调戏之心,便问道。
“哦,内患何在?” “禁海令。” 禁海令三个字一出,朱翊钧便再也坐不住了,看向李少山的眼神也再也不是那么温和。 “你可知海禁之策乃是我朝太祖下令的。” “知道。” “既然知道,又怎么敢说海禁之策有错。” “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我为何不敢说。” 李少山继续练武,对朱翊钧的怒容视而不见。 见李少山根本不在乎太祖之名,又看李少山一身剑气,朱翊钧不想用权力逼迫这种江湖绝顶人士认错,于是说道。 “好,朕今日就要听听,这海禁之策如何有错!” “皇帝可曾听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朕自然读过六韬。” “那倭寇之利来自何处。” “自然是抢掠百姓财富。” “那百姓就由着他们抢?” “百姓安分守已,自然不是倭寇之敌。” 李少山却是摇头,反问道。 “皇帝难道忘了六韬之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再安分守已之人,为了自身之利,也是敢对抗强盗的。” “大明百姓可不是那种贪生怕死之辈。” 朱翊钧听到这话,哑然失笑,只觉得李少山这种判断只是在坐井观天。 而李少山却接着说道。 “倭寇是人,大明百姓也是人,一次抢劫还算没有防备,次次抢劫,若是还不懂抵抗,何其愚蠢。” 朱翊钧怒气上来,厉声说道。 “倭寇野蛮,不顾生死,百姓如何能够抵抗!” “那就请皇帝再想想,为何倭寇能够不顾生死呢?” 李少山那古井不波的语气终于让朱翊钧生气了,朝臣应对从来没有像李少山这么喜欢打哑谜。 “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少山停下练武的动作,睁开眼睛,看着年轻的皇帝,笑道。 “稍安勿躁。” “倭寇是人,百姓也是人,倭寇为了财货敢搏命,百姓为了财货也是敢搏命的。” “大明百姓之所以不敢用命抵抗倭寇,是因为倭寇搏命所获得的财货比百姓需要搏命的财货多,多很多。” “倭寇侵边,目的不在劫掠,而是在...禁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