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朝堂之上(2) (第2/2页)
言反对,皇帝宁愿相信一个疯子的疯言疯语,都不愿意相信朝臣,这里面有大问题。 所以他开始解释这个计策的短缺之处。 “郎君莫不是真的疯了,周边国家穷苦,而大军开拔,必然耗费颇多,一进一出,怕是只能折损钱粮,且毫无所获。” “周边国家穷不穷苦无所谓,只要有土地就行,而且朝廷也不需要开拔大军,我和天子商量过了,朝廷会对周边国家的土地归属进行发买,只要有人出钱,大明便承认对方拥有攻打下来的土地收益。” “当然,这些土地将会属于大明天子所有。” “毕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申时行听着这话,顿时一愣,随后怒极反笑,咬牙问道。 “边境苦寒,天下人谁愿意背井离乡,会去那里开荒拓土。” 李少山也微笑了起来。 的确,大明的穷苦百姓的确不愿意去占领一片自己毫不了解的土地。 但那些和倭寇沟通的走私犯绝对愿意把自己的身份洗白,然后占据那海上贸易转运点。 土地值多少钱,能够停靠船只的港口才值钱。 财帛动人心。 李少山的计策根本就不是原创的,本质是英国的海盗私掠令改头换面得来的。
名为大明拓海令。 “愿不愿意不是首辅你说的算的,是那些愿意花钱买的人才能决定的。” 说完这点后,李少山笑笑不再逼迫对方,反而缓和起气氛起来,说道。 “你看,朝廷不会因为这个事情浪费多少钱财,大明百姓不会因为这个事情加税,只要有人买,朝廷就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让他们一起去占地。” “虽然土地不多,但茫茫大海,自有收益。” “而朝廷只需要几张纸,吆喝几声,就可以得到大批银钱,何乐而不为?” “如果卖不出去,到时候你这首辅再来说我狂妄,也不算迟啊。” 申时行作为一个儒家学者,虽然很会勾心斗角,但对于贸易经济根本就不了解。 他只是觉得李少山话有些不对,但他不知道不对的地方在哪里。 朱翊钧也不懂。 但李少山说了,这个计策,可以一边扩大大明实质财物,同时还能从民间收回金银储备,算是一举两得。 这样的计策,朱翊钧就算不懂,也不会反对。 只要李少山真的能把这些纸片卖出去,给他带来钱财,他当了暴君就如何。 申时行想了半天,还是没想明白,所以他没有和李少山继续讨论,而是对着朱翊钧径直的跪了下去。 “陛下,此人计策有违孔孟仁德之道,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少山听到这话,又笑了起来,对着朱翊钧就是说道。 “没想到我堂堂大明首辅,居然如此重视蛮夷之辈的生死存亡。” “朱翊钧,你是不是该查一查这老家伙的祖上血脉,免得这人将来判出大明,危害天下。” 此话一出,周围群臣顿时安静起来,一齐朝着李少山望去。 口呼天子名讳,污蔑当朝首辅,李少山这个未来大明国师的确胆大包天。 而李少山说完这话,却缓缓看向群臣,浅笑着说道。 “诸位不要这么看着我,你们应该该快点把这个消息赶紧传回家乡,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什么叫,人潮涌动。” 群臣之中,有人很湖涂,但有人早就想清楚了。 都是站在大明权力中心的人,李少山的话如此清晰,他们总归都懂了。 这些纸不是卖给普通百姓的,而是卖给他们的! 一时之间,朝廷安静的连蚊虫之声都能听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