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中行_踏雪寻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踏雪寻梅 (第3/3页)

 “公主要出什么?”玉琳琅陪同在赵玊身后,跟着她走。

    这在雪地上绕了一圈,赵玊也没个好的想法,这不又回到了这枝矮梅处。赵玊灵机一动,又指着梅树道:“还以它为题。”

    “不知我该怎么做答?”玉琳琅问。

    赵玊便想了想说,“上次是以武,这次以文。我要你即兴一首。”

    “嗯……”玉琳琅拧住眉头,有所思量后郎口道:“梅雪争春未肯降,sao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好!”赵玊不肯服输的性格,让他虽然在跟玉琳琅较劲,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才华横溢,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自这一面之后,玉琳琅便在赵玊心里扎下了根。赵玊是来蜀中赏雪游玩的,玉琳琅为表歉意便请她在玉龙雪山住下。这一晃两个月过去,来年春暖赵玊也到了要走的时候。

    在一起的时候还不觉得,但人一走,心就像是空了一部分。

    玉琳琅靠在亭下的栏杆上,以往的这个时候,他都会读书的。但自从赵玊搬进来后,就总会在亭下看他。她在的时候,他静不下心,只能在书后偷看着她,想她什么时候会走。如今她走了,不再需要书来遮遮掩掩,可他却更不能心静了。

    读书读不下去也就算了,春猎陪兄弟去散散心也好。可那箭却不听话了,猎物这都走到眼前了,还不知道拉弓搭箭呢。

    朋友见他这幅样子,便纷纷嘲笑他道:“这是被那家的姑娘给勾了魂去?”

    玉琳琅这才知道,自己是相思成病了。回到家便对娘道,说他喜欢上了一个姑娘。可父亲是不同意这件事的,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在玉琳琅还是个娃娃的时候,就已经和表妹定下了婚事。

    这可急坏了他,他一面喜欢赵玊,一面又不能让表妹伤心。终日埋头诗酒画里,他以往是不画美人的,但今后就只画美人了。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当然婚事最后还是闹掰了,可婚事闹掰了也就算了。这另一边的赵玊却是还没影呢。

    赵玊贵为秦国长公主,只因不是男子才被取名为玊而不是玉,可见其受宠爱。但公主生来就是要嫁给王子的,玉琳琅身世不凡,可终究比不过王侯将相。

    从古至今还从没有过向王上提亲的,玉家有钱坐拥玉龙雪山,可远在巴蜀在朝中却无势。玉母为子之事想尽办法,有向朝廷大员送钱,只盼能在王上面前美言几句。

    可这事终究不是那么好办的,金玉宝物一车一车的送出去,也都石沉大海连个响都不曾听得。这些大臣是只拿钱,不办事的。一连送了几次,玉琳琅也厌倦了。

    自古有情人难成眷属,苦了痴儿愁断肠。

    这天夜里,玉琳琅躺在床上睁眼赵玊,闭眼赵玊,怎么都睡不安稳。一气之下他牵出宝马,孤身佩剑,出了巴蜀,入了秦塞。

    这不去还好,一去就成就了一段千古美谈。世人称这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玉琳琅可真厉害一人一剑破尽咸阳三千人,直从咸阳宫门杀进了秦王宝殿,剑指秦王。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秦王一觉醒来就被人指了脖子,怎敢说一个不字?当即就嫁了赵玊,封了关外侯。

    玉琳琅从宝殿离开的时候,身上与白马上不染丁点血渍,只是马上多了一人。玉琳琅牵马而行,两人也不让秦王安排人员护送,就这么走路回了蜀中。

    沿途途径剑门,又以剑刻下誓约。

    一生一世,与君(卿)长相厮守。

    此生此世,不负卿(君)共赴白头。

    说书人在台上讲,茶客在台下听。说书人的表情丰富,喜怒骂笑,一时伴作男呛一时又变作女呛应答。说至遗憾,低声叹气,到痛处又有泪水垂下。可客人却只是听他口才,看他幽默滑稽而惹出的哄堂大笑。又有几人是真听进去,感同身受。

    故事不够动人,说书人总一个人哭。

    他们终究只是个看客凑个热闹罢了,那里懂得这故事里的真情流露?

    说书人又说,“自此之后,玉琳琅和赵玊有情人终成眷属,安居在蜀中的玉龙雪山。不过啊!要真这么结束了就好了。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十二年。直到那一年冠军侯辕广连下五国后,望中原内外仅剩秦塞,巴蜀两地。奉云帝命,次年攻秦,秦灭封秦王,同年灭蜀,一统天下。”说书人整理桌台,“至于辕广和玉琳琅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就是我们明天要讲的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