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法院里的风波 (第2/3页)
镜子面前摆个姿势,同时拔枪,卡西觉得他可以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了。 突出的就是一个字帅。 收枪入鞘,然后紧了紧右脚踝上的备用小枪。只想现在就大吼一声,谁能挡我。 说笑了,先开庭要紧。 不过卡西不用上庭作证,检方没有申请他做证人。 他只是自愿想去看看,可能无聊吧。据说法院里每天都有各类奇葩新闻。 绕过蒙着眼睛的公正女神像,卡西扫了一眼她手上的天平。 只感觉好笑,这边的法庭明明就是为有钱人提供公平的地方。 蒙着眼睛有什么用,美元的油墨香味一来,天平就拐了。 这个年代的法庭基本没什么安检制度,就是几十年后也很少。 对有些人来说形同虚设,不过法庭的治安是库克郡县警维持。 他们虽然体型有点胖,好像不是有点胖,是个个都很胖啊。 战斗力不错吧,据说。应该吧,卡西有点怀疑态度。 看着刚刚那个库克郡县法警站着都好像睡着了一样。 走进三号审判庭,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华人居多。 都在窃窃私语用着各地的家乡话,听不大懂。连个说普通话的都没有。 两个嫌疑人都被押了上来,脸上都带着伤,走路也费劲。 看来两个华人青少年在监狱里是很难适应的。 库克郡监狱基本就是个大筛子。 里面拉帮结派,黑帮在里面极其猖獗。个体户的抢劫杀人犯,如果能赢得尊重,那也是有的混的。 尤其是战绩超群的那些个体户,也没人会招惹。 黑人最多,大概占了七成,白人和南美人数量差不多,华人和其他亚裔最少。 这就形成了在里面的华人,要么是帮派份子。他们有组织,战斗力也不低。 很多人都有习武,也不会受人欺负。但是个体户就麻烦了,你想加入帮派也不是简单的事。 前文就提了,华人帮派收人是有要求的。具体什么要求就不详细说了,凶悍狠辣是一大标准。 不然的话,才没有人愿意保护华人个体户。 自扫门前雪的习惯,在监狱里也是有的。 很多电影里会说,进去以后要被黑人大汉捡肥皂。 这种情况是有的,不是普遍,但是也不少见。这边表达够清楚了吧。 尤其两个青少年,被人盯上捡肥皂的可能性是有的。 不过卡西提前和波兰人打了招呼,让他们稍微照顾一下这两个家伙。 具体的照顾就是,只偶尔殴打,不让人打死或者捡肥皂。 看他们这个样子,波兰人应该对领导的指示精神理解很到位。 既没有彻底毁灭他们的精神,又让他们尝了苦头,但是打得也不算重。 这也是相对从其他如狼似虎的狱友们手里保护了他们。 精神状态,两个人都算是不错的。 有点沮丧,也是正常。 陪审团成员却很讽刺得一个华人都没有,这是暗示什么吗? 当然,表面上他们都是很冠冕堂皇的,能找出一大堆理由。 加上华人的社会影响力确实是弱,不选他们也不会游行示威。 案件其实非常清晰,主控的州助理检察官是专搞青少年犯罪的荷莉.加隆(名字来源圣加隆) 三十二岁就靠着几个争议性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一战成名,成功在检察官办公室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 今天两个主角也是一个17岁,一个18岁。而且华人脸嫩,看着就小。 符合她的主攻方向,她的策略一贯清晰。 轻罪轻罚,重罪重罚。 轻罪轻罚是遵循每个人都可能会犯罪的原则,给青少年更多的机会。 而不是一点小事就送进监狱。 重罪重罚则是,实施重罪的瞬间,就已经不是简单的犯错了。 而是严重危害到他人,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行。 她在几次强行把打着各种肤色牌的黑人青少年谋杀犯,重判之后。 她曾经被黑人团体攻击,甚至人身跟踪。 但是她的解决办法是发出自己的声音,寻找认同她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