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二章 礼很重要 (第1/2页)
“皇上驾到!” “父亲,您这是干什么?!” 接风家宴后第六天,刘邦看着父亲刘执嘉的异常举动,大吃一惊。 原来,刘邦进门时,看到父亲竟然站在门口,拿着扫帚迎接自己,并且随着自己向前的脚步,低头倒退着行走,就和身边的审食其一样,拿自己当至尊的皇帝来对待。 刘邦赶紧下车,抢步上前搀扶父亲,一边疑问道。 刘执嘉仍然低着头:“皇帝是万民的君主,怎么能因为我的缘故破坏了天下的法纪!” “这话是谁跟您说的?” “是审食其啊,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刘执嘉这时才稍微抬头,看看儿子刘邦。 刘邦的神情中,惊讶之色犹在,但似乎带着一点满意和满足之色,轻轻点了点头。 经过这一出,以往刘邦对父亲行的拱手弯腰、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的拜礼,刘邦今天就顺理成章地没有再对父亲行了。 礼很重要。 现在的刘执嘉,有许多观念已经和前世截然不同了,例如对等级尊卑、对孔子提倡的礼节,持赞同态度,并且愿意去实行。所以审食其劝告他的话,正打在在了他对待刘邦的感动与尴尬上,让他做出了今天的举动——尽管刘执嘉如今已经年过八十,无论是身体变化还是意识中,都明确地提醒着刘执嘉,如同山巅的夕阳,虽然灿烂却要下山了。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今高祖虽然是你的儿子,但他是万民的君主;太公虽然是高祖的父亲,但属于臣下。怎么能让君主拜见臣下!这佯,就使君主失去了威严和尊贵。” 这是几天前审食其私下对自己说的,而这话让刘执嘉惶恐不安、反复思考几天后,终于做出了今天让儿子刘邦大吃一惊的举动。 “您是父亲,儿子恭敬孝顺是应该的,哪怕朕是皇帝,何况父亲您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今后再不可如此了,让朕内心不安呐。” 刘邦一边示意审食其和自己一起搀扶父亲走进门内,一边说道。 不过,对刘邦自称的“朕”,刘执嘉似乎已经习惯多了。有些事情,随着彼此的改变,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哪怕是父子之间。对此,已经是八十岁的刘执嘉早已释然。 “父亲,朕已经正式实施《罢兵赐复诏》了,已经下令诸侯遣散大部士兵,令各还乡,爵及七大夫以上(七等爵以上的官员)皆令食邑。起兵八年,民生何其凋敝,朕可真心不想再打仗了,看着那些士兵回家的高兴样子,朕也真是高兴啊!” 父子相见,前来探望的刘邦本来就只想说让父亲高兴的事情,再加有个识眼色、懂进退的审食其让父亲有今天的举动,刘邦脸上满是笑意。 “太好了!如果诸侯都能够落实,天下太平就可成真了。” “这也是天下大势,诸侯王们私心肯定还是有,但想来百姓也不会支持他们再动乱折腾了。”刘邦这话说得很肯定,脸色也转为正经严肃了。但转瞬,似乎想起了什么,又笑着看向父亲刘执嘉:“父亲,您现在还想种地吗?朕可以赐您一些田地,就怕您劳累不动了。” “太好了!粮食种不动了,但种些菜果之类,还是可以的,你后母比我年轻,可以帮忙,我两口子就当活动身子也好啊。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我能活到这把年纪,看到这景象,死也满足啦。” 说出这话后,刘执嘉和刘邦一时都不觉动情了。 “是啊,丰衣足食、太平盛世,朕之愿也!多年战乱,现在国家和百姓都真是穷啊——您刚才也看到了,朕的马车,本想同样配四匹白色马都做不到,真他娘的憋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