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拜帖 (第2/2页)
钱后,杨勇夫妇就没日没夜的干活,希望能够早点挣到足够的钱。 可没想到许百户竟然突然变卦,要提前还账,更没想到许百户竟然要自家的铁匠铺。 如果早知道许百户打的是这个主意,杨勇打死都不敢借许家的钱,宁可出更高的利息,去借别家的钱了。 不过父亲也好奇,杨潮是从那弄来的钱,正要问的时候,杨潮却主动说了。 “钱是一个好友周姓公子送的。” 杨潮声音冰冷,也不想解释了。 家人竟然也没问。 “娘,我饿了,吃饭吧。” 杨潮接着道。 赵氏顿了一下,然后哎了一声:“好好,我们吃饺子。” 说着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杨月很有眼色的跟了出去,没眼色可是要挨骂的。 父亲杨勇依然一副担忧的样子:“那周公子……” 他借了二十两就险些闯下了大祸,儿子突如其来的拿出三十两,该不会也是借的吧。 杨潮不等父亲说完就道:“周公子家是杭州富商,这钱不是借的。其他不要问了。” 说完回到自己房间。 过去的杨潮对待父母态度就是这样,从来不解释自己的行为,问急了就拿读书人说事,‘读书人的事情,你们知道什么’,不过现在的杨潮却还是第一次对父母如此态度。 这也是气急了,如果他不尊重父母,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也绝对不会隐瞒银子,正是因为尊重父母,怕父母顾虑这钱是拉皮条得来的不高兴,杨潮才没说。 回到房间,手里拿着借据和回执想了想,杨潮还是收了起来,刚才可是真想撕掉的。
借据上明明写着,本金二十两,年底到期,本息总计要还五十两这样的内容。 回执上也写明了许仲孝收到债款三十两,债款两清,日期、花押等。 看到这借据和回执,杨潮心中有了些主意。 他恐怕那许百户再找麻烦,因为杨潮担忧,许百户根本就是看中了自家的铺子。 如果是那样的话,许百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手里有这借据和回执,如果许百户找麻烦,就别怪杨潮对他不客气了。 很快meimei喊吃饭。 杨潮这次吃了一大碗饺子,让父母刚刚被惊吓后,有了点欣慰,觉得儿子身体真好了。 第二天杨潮又转了大半天。 发生了许百户的事情后,杨潮心中暗暗有些发急,可是还是找不到合适自己干的事情。 杨潮没有选择,想挣钱,最好还是做生意,但是自己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干包工头可以,留学学习的是古典建筑,此时更是用不着,因为此时遍布大明的,都是古典建筑。 在明朝干包工头,不比后世简单,还是要靠关系,因此这个杨潮根本不考虑。 用来开商铺的话,杨潮手里的本钱实在是有限,就剩下十两银子了,远不够在繁华地带开一家商铺,这点钱在繁华地段也就够两三个月的租金,开了铺子后,连流动资金都没有。 杨潮至少还得弄一笔启动资金,然后才能够开一间差不多的商铺。 等杨潮愁眉苦脸的回到家,meimei告诉自己,今天有人找他。 杨潮问道:“是胡全吗?” meimei道:“不是那小挨铁棍的。是一个书童,送来一张帖子。” 帖子是拜帖,也是请帖。 明代的帖子也叫名刺,十分多样,有拜帖、喜帖、贺贴等等。 基本跟后世的请帖一样,就是一张厚重的纸张,上面写着名字,事由,和日期。 杨潮收到的这张帖子制作很精致,有木质的表皮,就跟电视上给皇帝的折子一样,长方形,打开里面是一张厚实的纸张,纸上写着目的。 署名是杭州童生姓王,特请杨潮赴南市楼一会。 杨潮并不认识什么杭州姓王的童生,但是帖子里分明写了,就是请自己去南市楼,不像送错的样子。 南市楼杨潮也不陌生,这楼是明朝有名的十六楼之一,就在城南,距离自己家并不远。 跟媚香楼一样,南市楼也算是青楼,不过这是明朝官方开办的,由教坊司亲自管理,算是官办青楼。 以前杨潮也常去那里,虽然比不上媚香楼那么高大上,但是哪里更为热闹,因为姑娘更多,顾客也更多。 杨潮想了想,还是打算去一趟,请自己逛青楼,不会是什么坏事。 ------------------- 后台一直登不上,不知道是网速还是什么原因。 明天开始三更了,冲新书榜,看到的朋友帮忙收藏一下,还有推荐票!!!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