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朕对你这么好,朕就不是你亲哥了?(二合一) (第2/4页)
r> 或许是来了大秦时日太久,连他这个穿越者也把始皇帝看做了先知先觉的神明。 而变数不止一个。 嬴成蟜没想到。 在没有说通始皇帝的情况下,他把大侄子说通了,嬴扶苏要去上郡试点。 上郡,为现陕西榆林。 被称为秦国第一边郡,下辖十九县。 上郡往西北,则是与匈奴接壤的九原,云中。 上郡往西南,则是北地,再往西南,则是与羌氏接壤的陇西。 上郡一地之兵马,起到增援西北,西南两地边军的重大作用,为两地边军提供巨大保障。 一旦匈奴,羌氏势大,边军战败。 九原,云中,陇西等地的秦军可尽数退往上郡修整,伺机夺回失地。 如今长城还未修建完毕,上郡便是秦国西北角的最大屏障。 上郡不失,秦国在西北边境就有纵深可言。 不管是匈奴,还是羌氏,都不能肆无忌惮地在秦国内陆烧杀抢掠。 除非,他们想尝试上郡守军的围剿包抄,想给上郡守军送人头送战功。 当然,哪怕上郡对秦国意义再大。 本质上,这依然是一片苦寒之地。 身为边塞重郡,它的属性决定了它和莺歌燕舞一点边都沾不上。 那里是白雪茫茫,辽阔千里。 呼啸寒风让大秦多少将士染上寒疾,一到阴天下雨双膝剧痛。 前段时间,始皇帝为了培养嬴扶苏威势,为了去除他的迂腐,特意点蒙恬随同其去往上郡锻炼。 而今嬴扶苏自大郑宫出来,脱胎换骨,按理说只需跟在始皇帝身后,学习始皇帝治国便可顺利成为秦二世。 始皇帝,嬴成蟜给他安排的发展路线也没有开疆扩土的任务。 维稳,仁治,收民心即可。 别说嬴成蟜没想到,连始皇帝都没想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大侄子,长子,主动要前往上郡。 “大侄子有心了。” 嬴成蟜矮身坐在大侄子身边,温言道。 始皇帝没有转身,但他那一动不动的身躯表明他也在听,专注地听。 “叔父之道,是要在繁华之地发展方显威力。你若是想以一城实行,上郡可以,但齐地临淄,琅琊是否更好一些?” 嬴成蟜没有对嬴扶苏抱有太大希望,这番话还是在教导嬴扶苏,让嬴扶苏考虑问题更全面一些。 如果光是一城试点,没有意义。 全天下他嬴成蟜的人手加起来,怎么也要有一城之人数。 没有始皇帝许可,压制,全境发展改制,一城两城的意义不大。 但嬴扶苏有这个心就是好事,嬴成蟜不会去打消大侄子积极性。 教育不是一味打击,说什么“伱不行,你不对,这样做更好”之类的话。 而是应该给人信心,抓住孩子优点。先给予孩子肯定,然后再给出更好方案。 你说的很对,这样做你看行不行,会不会更好一些? 论发展种田,上郡和临淄相比,自然是临淄更好,因为临淄没有兵事。 没有兵事袭扰,就可以推动临淄全郡一心实行发展。 “不,叔父,上郡更好。上郡西北连九原,云中等郡,西南连陇西。扶苏在上郡,可掌兵事。兵事在我,蒙家,李家都站在扶苏身后,扶苏日后便可将叔父知道推往全国。” 嬴成蟜眯眯眼,他小瞧了他的大侄子。 嬴扶苏想要的不是一城之地,而是大秦军事,是枪杆子。 如今朝堂,一门二侯的王家是军事力量主干,王翦,王贲这两父子最能打。 但还有一条主干,就是蒙家。 蒙家祖孙三代要是和王家父子各领二十万兵马干一场,蒙家大概率打不过。 但战斗力不等同于影响力,蒙家在大秦军队影响力远超王家。 而大秦青年将领李信,其实还配不上李家这个称号,但李信年轻。 待王翦老去,大秦新一代的将领显然便是以王贲,蒙恬,李信这群人为首。 李信又因为伐楚之战,对蒙恬很是感激。 嬴扶苏拉到蒙恬,李信,几乎就等同于掌握了大秦未来大半军事力量。 有了这股庞大力量,嬴扶苏就有了一个暴君的本钱。 经历大郑宫大开杀戒,儒生差点被坑,老师险些身死的嬴扶苏。 并不想按照始皇帝,嬴成蟜给他安排的仁治守成路线走,他想做第二个始皇帝。 一言既出,便可令天下服从的秦二世。 “朕还没死,你便要夺权。” 始皇帝背对着嬴扶苏,冷声说道,话语如寒风似要结冰碴。 “父皇不喜乎?” 嬴扶苏坐直身体,目光灼灼地盯着始皇帝背影道。 始皇帝手持秦王剑,转过身面对长子逼视的双眼。 他从嬴扶苏眼神中,看到了斗志野心,看到了蠢蠢欲动。 “这是你教的?” 始皇帝偏移视线,到坐在嬴扶苏身边的嬴成蟜身上。 “想笑就笑,绷着个脸吓唬谁呢?” 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