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8章 更还是不更? (第1/5页)
群臣静默,不发一言。 忽有一宽衣大袖的博士站起,朗声赞曰:“长安君通古今之辩,其慧虽圣人亦不及也。有长安君领相邦,兼国尉。秦国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 一个点赞打破了零回复。 群臣立刻侧目,看着说话之人满是惊异。 本来这种不要脸拍马屁的事,向来在朝堂上只有周青臣能做得出来。 要是朝堂上响起的是周青臣声音,群臣不会这么大反应,顶多在心里暗啐一口。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但马屁专业户周青臣今日,老老实实正坐在博士堆里,低着头完全没有站起来的意思。 说话博士,是博士署之首。 博士,鲍白令之。 昂然而立的鲍白令之,脸上正义凛然,一副忠心耿耿为大秦的模样。 秦朝任免官员完完全全是皇帝一言决之,没有后世那些权臣掣肘,也没有那些条条框框。 皇帝要是开心,别说提拔亲弟,就是提拔一个平民做上卿,那也没有人有资格说什么。 商鞅入秦做左庶长之前,秦孝公时期,秦国高管基本都是王族担任,左庶长已经是非王族人员能担任的最高官职了,既是官职也是爵位,在魏是民。 顿弱做上卿之前,也是民。 姚贾做上卿之前,还是民。 张仪做相邦之前,亦是民。 在秦朝时期,做官没有晋升制度。 只要皇帝看中,一步登天这种事,虽说很罕见且有些违背常理,但是可以。 这种前例最巅峰的人物就是吕不韦,从一个商人到相邦。 当然,这些被提拔的人,大多都是显现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才华。 不管是商鞅,张仪,顿弱,姚贾,还是吕不韦,在这之前都在野有了偌大名声。 像嬴成蟜这种声名狼藉的人,从无官职,一下子领了相邦,国尉两个职位,掌握秦国军政大权,确实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但这依然没有臣子反对的权力,任免臣子是始皇帝之皇权,谁敢向始皇帝碗里伸快子。 是以,虽然嬴成蟜本人都没在场。 虽然,这严重违背朝堂群臣意愿。 但群臣震惊归震惊,照常来说却是不应该有人对此说什么的。 鲍白令之站起来可以说是拍始皇帝马屁,给始皇帝一个面子,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始皇帝点点头,示意知道了,正想再接着往下说些什么。 在鲍白令之身边,一个又一个博士署的博士,纷纷站了起来。 “长安君为相邦,为国尉,人心所向。” “陛下慧眼识珠,尧舜禹汤亦不及也。” “臣建议,明日为长安君动工开府,相邦府越造建成越妙。” “何须如此麻烦,相邦在丞相之上,把丞相府改做相邦府可以。” “此言差异,你将二位丞相置于何地!长安君领相邦,国尉两职。如今国尉府空缺,不如长安君就入主国尉服可好?” “……” 众博士们三言两语,都是在为嬴成蟜考虑,比为自己考虑还要上心,就好像嬴成蟜如今已经走马上任了一般。 现今状况明显是这帮世家行捧杀之举,你冯去疾可别当做是向长安君示好啊。 右丞相王绾,看了眼同坐第一排的御史大夫冯去疾,给冯去疾投了一个不要轻举妄动的眼神——老丞相是真的怕这个猪队友坏事。 御史大夫冯去疾微微点头,坐的笔直,没有开口说话的想法。 左丞相李斯目视着康慨激昂的博士们,面容刻板冷硬,和站在始皇帝身边的盖聂差不了多少。 想捧杀长安君? 那我便为你们再添一把火! 李斯长身而立。 “臣愿为长安君腾出丞相府,正如复博士所说。相邦在丞相之上,丞相为相邦引领。丞相府应改做相邦府,才适宜也。” 众多站着的博士们霎时一静,为首的鲍白令之仔细看了看李斯,一时做不出什么反应。 身为博士署之首的鲍白令之,不由自主地看向上卿甘罗。 甘罗坐的笔直,微微低头,似乎没有感受到鲍白令之的注视,就好像现在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 右丞相王绾低着脑袋,看着桌桉的老眼中满是慎重。 老秦人怎么会接纳李斯?这李斯到底是为谁言? 陛下?长安君?老秦人? 郡县制是为陛下言,昨夜出寻长安君其行做不得假。 今日又说出此等话语,这…… 老丞相的cpu烧冒烟,也没想明白新对手李斯到底是站在哪一边。 “臣附议!” 就在老丞相苦思冥想之际,一个极其熟悉的声音自他身边响起。 在这一时寂静的朝堂上,对李斯进行了附议。 御史大夫,冯去疾。 王绾咬住牙,闭上眼,忍住上手的冲动,平复内心的心情。 他必须马上有行动实施,不然跟着他王绾的秦官们看他没反应,马上就会入场。 冯去疾是御史大夫,是王绾这一派系的二把手。 冯去疾的入场,不仅仅是代表个人,还代表着一个派系的入场。 “陛下乃千古圣君,所想所做皆是神明之言行,王绾听从圣意。” 老狐狸王绾的这句话和没说没什么两样,但效果很显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