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一万人足矣 (第2/3页)
br> 在其座下。 左手第一人是韩非,依次是郡守,郡丞。 右手第一人是李牧,依次是蒙武,蒙恬。 上郡七位身份最为尊贵之人坐于室内,商议匈奴入侵一事,已是到了尾声。 右手末位的蒙恬起身抱拳,对着自小看到大的,内心视作侄子的嬴扶苏,沉声道:“恬不复雁门,九原,愿死于匈奴刀下!” 嬴扶苏面有犹豫,拿不定主意。 叔父说外事不决问李牧。 他轻轻扭头看向闭目养神,从会议开始就一言不发,似乎对这场战局毫不关心的李牧。 “武安君以为,蒙将军出击可否?” 李牧眼不睁,嘴角噙上一丝冷笑,道:“屋内只得蒙恬,哪得蒙将军?” 秦朝时期,将军这两个字正确用法是称呼领兵出征的武将。 将为率领。 军为大军。 将军的意思便是率领大军。 如果武将不领兵在外,按理来说不应被称作将军。 将军称呼泛滥。 一是因为“将领”这两个字对于武将来说,就像是“美女”对于女人,投其所好。 二是因为始皇帝对于这些繁文缛节,完全不在意,不管。 屋内只得蒙恬,哪有蒙将军,这便是反对。 “李牧,你打击恬于长安君府轻你之仇乎!”蒙恬瞪着李牧睚眦欲裂。 九原郡是他的封地,在他手上失落于匈奴之手。 他的兵,他的亲信,他的战友,尽数埋在他的封地。 他日夜期盼杀回去。 李牧冷笑笑容变大,其中夹杂了半数嘲弄,其依旧闭着双眼。 那副神情在蒙恬眼中,就是牧懒得搭理你,你也配与牧说话? “赵人焉敢如此欺我!” 蒙恬怒抽腰间佩剑。 呲~ 一把宝剑先蒙恬之剑自这大堂内闪亮。 蒙武站在蒙恬面前,黑着脸,斜提宝剑,满脸杀气地看着李牧。 “武儿不可出,武出如何!” 李牧打了个呵欠,似乎有些疲累,双眼依旧未睁。 “你不姓蒙?” 屋内没有蒙将军,姓蒙的都不配做将军。 “赵狗敢辱我阿父!” 蒙恬抽剑,愤怒前冲。 蒙武横臂拦下。 蒙恬怒眼视父。 阿父为何拦我! “犬子无礼,赵武安君见谅。” 蒙武说着话,提着宝剑前走一步,距离李牧更近了。 “然今日赵武安君若说不出我父子二人不得出的缘由,莫怪武剑锋利!” 李牧不应,脸上表情不屑一顾,似乎在说你俩不配让牧解释。 眼见蒙武,蒙恬父子怒气勃发,就要上阵父子兵。 嬴扶苏给蒙武,蒙恬一个不可妄动的眼神,扭头轻声对李牧道:“武安君可否言说一二。” 李牧这才睁开眼,脸色缓和了许多。 不正眼看堂上站着的蒙武,蒙恬父子,李牧冷声道:“牧闻听蒙恬兵败九原,九原为匈奴攻破当日,如一条失去了主人的野犬跑回了上郡,恳求蒙武发兵。郡守,郡丞,可有此事?” 和我们说话什么口气?当我们是你手下的兵了? 郡守,郡丞不想说话。 嬴扶苏投去严厉眼神。 “有。” “嗯。” 郡守,郡丞无奈,不情不愿地道。 “丢边郡于匈奴,此是战不利。” 李牧冷声道。 “九原只得五千兵马,赵武安君能守下?” 蒙武沉声道。 以上郡五万兵马方能镇守为例,虽说这是上郡为西北之屏障,留守兵士较多。 但与上郡同为郡的九原郡只有五千兵马也实在是不该,且九原还是直对匈奴的边郡。 五千兵马守不住九原郡,看上去是应该的,不应该被归类到战不利。 要是非说我儿战斗不利,那就请你李牧告诉我,五千兵马怎么守得住九原。 “呵。”李牧失笑一声,随意道:“牧在九原,一人便要匈奴不敢南下。” “狂妄之语!”蒙恬冷笑道。 孙子,吴子,孙膑复生也做不到以五千兵马守住九原,你就吹罢! “聒噪!”蒙武回头愤怒一喝。 蒙恬不解。 蒙武深吸口气,敛去了脸上怒色,像李牧深施一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