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你到底还有多少底牌是朕不知道的?(8000字大章) (第2/5页)
道俘虏的匈奴是就近看管,还是压回上郡。 “没有俘虏。”蒙恬漠然道。 “没有?怎么会没有?匈奴定然不会撤净。”李由愕然反问。 “秦国以人头计军功,那些留下来的,都是我大秦儿郎的军功。” “这,将军。”李由深吸一口凉气,道:“如此作为,下次我大秦锐士兵败在匈奴手中,他们也不会留俘虏,这……” “那又如何呢?” 蒙恬冷笑,脸上的血迹映衬着那张笑脸是如此的可怖,让李由情不自禁地退了一步。 蒙恬转首,凝望着已经逃到极远处,目力几乎不能及的匈奴骑兵。 “你们这群匈奴狗要愤怒,不要投降,要拼到你们族群最后一人。用你们的狗头,让我蒙恬封侯。” 大秦武将们从来不怕对手愤怒,他们只怕对手降得太快,无仗可打,无军功拿。 望着在秦国声望极高的蒙恬,少年心中的热血渐渐奔涌而起,如滚水一般沸腾。 出身极佳的他,他此时还不知道高官厚禄的好。 但他知道,战场,是他想要的。 这种藐视一切,征服开拓,天下无敌,怕对手投降太早无仗可打的感觉,比他读《韩非子》爽多了! “唯!”少年大声应道。 转过身,只参与了一场战斗的他,眼中凝聚出了比为廷尉多年,作为大秦最高司法长官的阿父还要凌厉的煞气。 杀! 杀! 杀! 这是李由的想法。 也是千千万万新参军的秦人想法。 他们一个又一个,组成了纵横天下,被六国痛骂的虎狼之师。 以战立国。 以战养国。 秦之强,在于战。 上郡。 一匹快马自西北方向而来,火速入城,将战争结果报给了太子嬴扶苏。 郡守府内。 太子嬴扶苏仰天大笑,其笑声朗朗,传遍西北七郡。 新年未至。 雁门,九原复回秦土。 难道赢了? 带着沉重的战车,此战如何赢的? 赵武安君李牧皱着眉头,接过太子手中战报仔细观看。 阅毕。 李牧眉头深锁,眼中闪烁着惊奇不定。 以战车克敌,莫说是匈奴,便是我也不曾想过还有此战法。 虽说此战法于胡人可一不可再,但能想常人所不能想,不拘泥于兵书定势,便已是非同小可。 此子若是将全部身心都放在兵事上,而非朝堂中。 假以时日,或不在牧之下。 惊奇过后,李牧看着屋内火盆,又想起嬴成蟜给他回的书信。 眼中刚失了惊奇,便来了惊疑不定。 君上到底是怎么知道蒙恬能胜的?猜到了战车用途? 不对! 未到上郡之前,君上就说蒙恬打匈奴不一定比牧差,其早料定此战蒙恬必胜。 莫非,这世上真有天机推演之术? 战事未起,胜败已定,大荒谬也! “武安君?”嬴扶苏一脸奇怪地唤醒李牧,道:“此战可是有不妥之处?” 李牧回神,脸色很差地摇摇头,道:“无甚不妥。” “那武安君有甚惊奇,叔父不是早便言说蒙恬此战可胜?” 出征之前,嬴成蟜就与大侄子说过让蒙恬打回去,此战必胜。 闻听嬴扶苏此言,李牧脸上表情也变得很奇怪,皱紧眉头道:“你一直以为蒙恬能胜?” “自然如此,不然扶苏不会让蒙恬出征,更不会让李由相随。” 蒙恬出行前告诉此子战车何用了? 李牧沉声道:“你是早看出战车何用,还是蒙恬告知。” “扶苏又不是兵家门生。况且连武安君都没看出战车何用,扶苏哪里知道。蒙恬出行前也未告知于我。” 扶苏苦笑连连。 “那你是如何得知?” “扶苏不说了乎?叔父说蒙恬此战必胜,那便是必胜。” “荒谬!”李牧暴怒,突然一声厉喝,吓了嬴扶苏一跳。 小时候就常去长安君府的嬴扶苏,从未见过李牧有如此大的情绪波动。 哦,要除了前日郡守大堂上那次。 但那日郡守大堂上李牧暴怒是演戏,是为了激蒙恬出战。 嬴扶苏是知情人,不然自始皇帝身上学会一点霸道的嬴扶苏怎会任由李牧做主。 李牧额角青筋暴跳。 这位天下仅存的武安君有着一身傲骨,散着一身傲气,没有多少人,事,物能被他看在眼中。 连入眼都不可,更别提入心惹其生气了。 但今日,李牧因为嬴扶苏一句话,莫名奇妙暴怒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打仗自始至终便没有绝对的输赢!君上再厉害,怎么能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在开战前数日便准确判断战事成败?荒谬!荒谬!” 李牧来回踱步,口中连呼两声荒谬二字。 当今天下用兵第一人扭曲着脸庞,与其说是对嬴扶苏解释,不如说是对自身毕生所学雄辩。 对兵道不甚了解的嬴扶苏对此感到很奇怪。 但坚信着叔父所说“外事不决问李牧”的大秦太子没有自矜不言,而是很诚恳地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