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纨绔_第224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 (第3/4页)

br>
    嬴成蟜轻敲车厢,发出“笃笃”声响,听着外面的热闹喧嚣。

    鄙夷地道:“去雍地祭祖都要准备五辆马车,你就这么怕死?”

    嬴成蟜这话没有指名道姓,但车厢内除了嬴成蟜本人外,只有始皇帝。

    脸上满是恼怒之色,始皇帝扔下手上看到一半的奏章,不耐烦地道:“你有完没完?今日一见朕就奚嘲,你能不能把嘴闭上!”

    满心怨愤的嬴成蟜冷嘲热讽一早上,始皇帝都不与回应。

    现在可算得到始皇帝回应,嬴成蟜立刻来劲了,霍然坐起。

    “我说错了?”

    捡起两卷没批过的奏章,始皇帝用力掷向嬴成蟜,这一下绝对带有私人恩怨。

    “精力旺盛就给朕批两卷,别在这里饶舌!”

    始皇帝一统天下,创古今未有之大局面,但招来的怨恨也是古今未有,天下间想要杀始皇帝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嬴成蟜话语没错,但就因为是真的,且无法反驳,才让始皇帝很是厌烦。

    一巴掌把两卷竹简打回去,嬴成蟜冷冷一笑:“我怎么那么爱你啊?”

    没有顺利辞职的嬴成蟜猜到始皇帝看透了他的想法,当下是完全放飞自我。

    兄友弟恭?

    狗屁!

    老子怎么欢喜怎么来!

    敢让老子上班的都是老子仇人!

    “你要夺朕的王位,朕让你随朕同举蜡祭,传你名望,你应欢喜才是……”

    “装,你继续装,我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嬴成蟜插话冷笑,道:“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么聊斋?”

    始皇帝皱眉,回以冷冷双目,道:“说起聊斋朕倒是想起来了,你在那本《聊斋》中以鬼喻人,怪朕施政严苛,当朕看不出来?”

    “呸,那是蒲松龄写的,和我嬴成蟜有什么关系?”

    “年岁不小了,不要做这等幼稚之举可乎?”

    兄弟俩斗嘴这功夫。

    浩大车队渐行,离咸阳渐远,离雍地渐近。

    自咸阳,至雍地,一路向来是往来大道,并没有丛山峻岭,曲径深林。

    林木只有驰道两边青松,其逐年加密,愈觉阴浓,今日却被喜庆冲散了阴沉,也似为了始皇帝祭祖露出欢迎气象。

    这等一览无余的地势,地情,在兵家门生眼中就是极不善于埋伏,藏兵之地。

    就是将以飞兵闻名,善于在最不可能藏兵之地藏兵的李牧叫来,也很难在这条畅通宽敞的驰道两侧埋伏下五百精兵。

    每棵青松间有十丈之距,饶是这些青松树干生的再是粗壮,长得再是高大,也不能掩映太多兵马,隐匿太多人形。

    就是在这等劣势道路下,一个壮汉赤膊着上身,那一道道疤痕为不知名的绿色液体所遮盖。

    他就站在一颗青松树上,一枝粗壮枝桠的根部,整个人身体为茂密的松针树冠所遮挡,双目紧紧盯着远处。

    其一手扶着树干,五指扣进去固定抓牢。

    另一只手抓着一把跟他人都差不多高的大铁锤。

    铁锤锤头朝下,被他放在另一条枝桠上。

    人锤不在一条枝桠,看上去就很古怪,但也是没法子的事。

    这把铁锤太重了,如果和他在同一条枝桠,哪怕这条枝桠是百年老青松最粗壮的一枝,也经受不住两人的重力。

    就是这么分开放,那放铁锤,不输给壮汉所踩枝桠的枝桠,也压得向下低了一米头,与青松主干相连之处则有了明显的裂痕。

    壮汉的真实姓名不为世人所知,因其趁手兵器是一把硕大,常人连拿起来都费劲的大铁锤,江湖便称其为大铁锤。

    张良自新郑出逃时,他没有在张良身边保护张良,而是来到了这里——咸阳至上郡的驰道两端,一棵青松边。

    除夕之夜,他就睡在这颗青松树下。

    天没放晴,他却已是爬到青松树上。

    这里的地势藏不了五百人,但藏一个人却绰绰有余。

    在兵家门生眼中,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决定不了一场战局。

    但在张良的眼中,一个人或许不能靠勇武带领一支军队取得胜利。

    但在某些时候,一个人,就能决定整个天下的方向。

    “上次未赶到,这次补上。”大铁锤盯着远处大起的尘埃自语。

    其口中的上次,是荆轲刺秦。

    那次好浩大的刺秦行动,还未开始,田光便为守秘而死,秦叛将樊於期自献头颅。

    易水河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赠别之音千年传颂。

    有去无回的壮别之士荆轲,则被太史公写入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sao”,为后世研究华夏历史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