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纨绔_第394章 牧从不打必败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牧从不打必败之战 (第2/3页)

天下的始皇帝也只对关中有绝对掌控力,何况外派到此才数个月的嬴扶苏?

    在最初的几个月,这些或阴奉阳违,或暗中下绊的人都是为韩非解决。

    擅“术”的韩非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扶持一批,总会化攻势于无形,解决问题,被架空沦为跑腿的上郡郡守,郡丞就是成果。

    刚到上郡,什么都不懂的嬴扶苏对韩非cao作惊为天人,大感震惊。

    而在数个月之后,嬴扶苏已然从听韩非讲解谋略,到参与制定计策当中了。

    最大的转折点,在蒙恬为大父蒙骜守完灵,重归西北镇守边郡前,特意留在上郡的一日夜。

    其与嬴扶苏长谈后。

    第五日,西北七郡之陇西郡郡守便死了。

    朝堂一直没有派新的陇西郡郡守上任,这郡守一职被嬴扶苏指派,由陇西侯李信暂代。

    陇西侯经报朝堂,始皇帝御笔亲批可暂离陇西,其入上郡拜见太子嬴扶苏。

    “偶”见李牧,拜称叔父。

    再往后,西北成为六国余孽最活跃的地方,被刺杀而亡的官吏数目居大秦之最。

    嬴扶苏终于用上了嬴成蟜留给他的暗刀。

    荆轲,虽然在长安君府的代号是莽夫,但行刺其实一点都不莽,其是货真价实的天下第一刺客。

    在一次截杀刺杀嬴扶苏的刺客,不得已在其面前显露身形,为嬴扶苏所知后。便在嬴扶苏处转暗为明,做起了老本行。

    嬴将闾在离去前,再次找到李牧。

    “我无法助你。”

    李牧摇摇头,明确拒绝了嬴将闾。

    “牧从不打必败之战。

    对于嬴扶苏拒绝配合嬴将闾,李牧很惋惜,但并不意外。

    在上郡的这几个月,他亲眼见证了这位大秦太子的转变。

    驱逐匈奴的事已经让蒙恬做完了,现在再领军进击,就要从七百里外开始打。

    西北七郡不援助,这就不是打仗,是送死。

    长平之战教给天下所有兵家门生一个道理:

    大军团作战,打仗就是打人,打粮。就看谁囤积的粮草多,兵源足。没有稳定大后方的军队,必输。

    嬴将闾苦涩一笑,说了一句自从来到西北,就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真心话。

    “文有韩非子,武有武安君。叔父对大哥,还真是偏心啊。”

    他没有撒泼打滚地求李牧相助,在此等大事面前,这些举动只会徒增笑料罢了。

    嬴将闾就此心灰意冷,回转九原,亲笔一封书信快马加鞭送往咸阳,这是给其阿母楚妃的信。

    信中大抵将西北形势描述清楚,详细讲述了他进不能进,四万七千骑兵沦为前线戍卒的境遇。此等状况之下,他欲带着剩下的这支骑军回转咸阳。

    不能开疆辟土,裂土封王,嬴将闾可没兴趣在这里给大哥当挡箭牌。尤其是消耗其母族实力当挡箭牌,他没那么无私。

    送信人出了九原郡没有多远,就踪迹皆无。

    九原郡领主蒙恬看了看信上文字,面无表情丢入火中。

    在其面前,是被五花大绑,嘴里塞着破烂布条,一双眼睛要瞪出血来,直欲杀蒙恬而后快的送信人。

    蒙恬抽剑,一剑穿心,秦剑自送信人前胸而入,后背而出。

    大漠再多一具无名尸首。

    西北,是嬴扶苏的地盘。

    西北前线的九原,雁门,则是蒙家的领土。

    大漠深处。

    被蒙恬打退七百里地的匈奴,和被王贲不断搜查失踪士兵弄得苦不堪言的东胡,这对本来常有厮杀的难兄难弟确立了一条互不侵犯条约。

    两边领地相连处是一片草原,叫做瓯脱。

    瓯脱草原上的茂盛野草,不知吸收了多少匈奴人,东胡人的血,两方势力为这块草原互相攻伐过无数次。

    这一次面对共同强敌秦国,双方约定,东胡和匈奴都不能进入瓯脱放牧,以避免彼此发生矛盾而兵戎相见。

    这个冬天,匈奴单于头曼最宠爱,所有匈奴人都称赞其是整片草原最美花朵的阏氏生了儿子。

    头曼大喜过望,爱屋及乌之下,极其宠爱幼子,连寒冷的冬日也不觉得寒冷了。

    冬日过去,一条消息传到头曼耳中,头曼觉得这消息比冬日更加寒冷。

    三月初,月氏国出兵,侵占了匈奴的一片草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