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纨绔_第451章 今日有天地为你加持,是你最好的机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1章 今日有天地为你加持,是你最好的机会 (第2/3页)

正在泰山。

    泰山,在华夏地位是群山之最,任何其他山峰都无法比拟。

    传闻中,天皇伏羲就曾在泰山祭天祷地,五帝之首黄帝则常在泰山访仙。

    而有史可查的是,早在上古时期,泰山便是重要部落的聚居地。尧舜时期,已将岱宗作为巡狩四方的首巡之地。

    周代立国后,将天下九州各确定一座名山为其镇山,其中所定兖州的镇山便是泰山。

    而到了现在,由于大秦帝国的祖根嬴秦部族源起于泰山,始皇帝更是将泰山地位再次拔高,定为首山。

    这次东巡的一个重要节点,便是来泰山封禅,效上古圣王之举。

    封禅。

    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泰山之巅,始皇帝身穿黑色玄鸟冕服,头戴白玉珠帘叮当的通天冠。

    在其半步后,大秦帝国笔法最好的左丞相李斯面朝一石碑,提剑屏气凝神,等待落笔。

    这一路东巡走来,能伤到始皇帝的刺杀没有一个,如同毛遂一般自荐的士子倒是多如牛毛。

    于是始皇帝择优录取,大秦帝国博士数目剧增,当下已是达到了一百一十七人。

    这一百一十七人中有儒家门生、法家门生、名家门生……

    此刻这一百一十七名博士俱都站在始皇帝身后,面容肃穆,如聆神谕。

    始皇帝昂首向天,又俯首看地,却迟迟不肯口诵祭文,说与天地听。

    被选定掐算时间的儒学博士周清臣面上闪过一抹犹豫之色,转瞬即逝。

    他迈步向前,亦步亦趋到始皇帝身后一米,在郎中令章邯的严厉目光下驻足,以不大不小,极其谦卑的声音道:

    “陛下,此刻正当是祭天祷地吉时。”

    “朕知道了。”

    “臣告退。”

    山峰上有山风,冷冽但不刺骨。

    登高的始皇帝望着不及山巅高的浩渺云海,伸手遮挡日光,远处鸟鸣啾啾入耳。

    掌管宗庙祭祀礼仪,九卿之一的奉常额头都冒了虚汗。

    今日今时,是一众阴阳博士、梦学博士、神仙博士等一干人等共同选定的。

    此刻封禅,天地最喜,对大秦帝国最为有利。

    再不说话,便要过了吉时,到时再封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天地是否欢喜都是两说的事。

    陛下不会是忘记祭文了罢……

    奉常托住左袖,正要上前。

    他这袖中揣着一卷竹简,正是此刻应该念诵的祭文。

    此刻奉常有些恼火,既是对始皇帝,但更是对他自己,因为这次祭文字数不多,只有一百七十二字,所以始皇帝说背下了他便信了。

    早知如此,怎么都要让陛下拿着祭文念……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始皇帝的声音响起,在奉常抬脚之前。

    奉常长出口气,踏实了。

    这十二个字,正是祭文上的前十二字。

    李斯也松了一口大气,屏气凝神,手挽了一个剑花,就要在石碑上落剑。

    这篇祭文他也早就背熟了,只是始皇帝不念,他不能写。

    “……好生无趣。”

    奉常瞪大眼睛。

    这不是我写的词!

    李斯掌中秦剑本来要落在石碑上,临时转了个弯,划在地上,让李斯险些闪了身子。

    陛下……是不是念错了?

    这四个字,祭文中根本没有,十二个字再往下的四个字是“初并天下”!

    一众新收的博士,以及随行的文臣尽皆呆愣了一瞬,然后目光极其不善地看向了眼珠子瞪成牛蛙的奉常。

    封禅,向天地表功。

    这最为重要的大事,你敢在祭文里写好生无趣?你是六国安插进来的反贼嘛?

    奉常受万千眼神刺剐,背上的汗都下来了。

    心里疯狂呐喊这不是我写的啊,嘴巴却是闭的死死的。

    无论是与不是,这个错误都只能他来承担,始皇帝在封禅之时哪里能出错?

    奉常现在只期盼他的陛下接下来能念诵“罔不宾服”,回归正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