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纨绔_第494章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杀不尽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4章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杀不尽兴 (第3/3页)

认为陛下二,谁才是真二!得离这群二人远一点,免得沾上屎尿,污了老夫衣衫!”

    蔡泽记得清清楚楚,他曾在拜见始皇帝的时候看到始皇帝痛骂二皇帝,说你这竖子有时间写这些破书,不如将《商君书》再翻一遍!

    始皇帝原话就像是报菜名一样,一口气说出了将近十本书的名字。

    爱读《春秋》的蔡泽回去特意找了这些书,发现有,有诗集,作者名各不相同。

    他又根据这些作者名查找书籍,于是这几十年新出的所有诗集,,都摆在了他面前。

    始皇帝一向不屑于骗人。

    蔡泽很不想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井喷的家门生,和那些骤然爆发的新诗作者,都是嬴成蟜一人。

    二的愚蠢含义,就是二皇帝赋予。

    冬日的土地种不了种子,也没有庄稼可收。

    以往的冬季,黔首百姓都是靠着一年积攒的粮食在家中撑过去的,只有少数一些人还能找到生计。

    今年不一样了。

    今年各地叛乱四起,秦国又征兵了。

    秦国关里的常备军很少。

    秦都咸阳,军队有归内史管的城防军,保护咸阳宫的郎官,二者加起来不到二万,守卫秦都的蓝田大营常驻十五万大军。

    至于其余各大县城,加起来也不超过三万。

    秦国的军队主要集中在边疆,东北西北的边军加起来有三十万。

    秦国所有军队士卒数量加起来,在五十万上下,还不足王翦伐楚的军队。

    造成这个原因的只有一个,秦国养不起这么多军队,秦王需要大多数人去种地。

    秦国历来都是在战时征召士兵,而在仗打完以后就把大部分士兵都遣散回家种地去。

    但,秦国从来没有那一次是在冬日征召士兵。

    因为冬日征兵,入了军营不仅要管士兵饭食,还要管饷钱,而中原地区冬日基本上都是不打仗的,这习性和大漠一样。

    既然是开春出征打仗,那就在三月春暖花开的时候征兵就好,冬日征兵除了耗费国库以外没有任何用处。

    训练士卒以待战争?秦国不需要训练,实行耕战政策的秦国全民皆兵。

    上过战场的阿父、大父,会有意识的训练家中男丁一些厮杀本领和号令,上战场,是秦人逃不开的宿命。

    但二皇帝征兵了。

    曾经是二皇帝门客的国尉廉颇进了咸阳宫,陈说利弊想要打消这个荒唐行为。

    去的时候骑马去的,回来的时候坐着牛车。

    这不是二皇帝恩宠,而是被打了二十杖责的国尉屁股开花,骑不了马。

    咸阳本就是二皇帝的一言堂,本来就没人敢说话,看了禁闭的国尉府大门,更没人敢说。

    远在上郡的太子发来了奏章,先是强烈反对了冬日征兵这个事,然后说来年春日可率边军征讨叛逆。

    二皇帝严厉斥责了太子,让他管好西北门户,不让胡人叩关就是,关中的事少管。

    半月之间,二皇帝以冬日训练以备春日讨伐叛逆的名义,在关中募集了五十万大军。

    黔首百姓闻秦国征兵,报名踊跃,争先恐后唯怕不能入伍。

    二皇帝为此特意召开了一次朝会,穿着肃穆的冕服,带着通天冠,对着文武百官显摆。

    笑问除了朕以外,历来秦国征兵哪里有百姓这么积极的?

    群臣晃着脑袋说没有。

    二皇帝哈哈大笑,说这说明什么?说明百姓爱戴朕,把朕当成了君父,朕不调蓝田不召回边军,顷刻有五十万大军,三月就御驾亲征平定叛乱!

    群臣山呼陛下圣明,陛下是秦国最贤名最受爱戴的王,有陛下在那些六国余孽不过是跳梁小丑不堪一击。

    左丞相周青臣笑呵呵地道: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杀不尽兴。”

    二皇帝龙颜大悦,当即爵升一等。

    相邦姜商,国尉廉颇,治粟内史付子康联合奏事,说国库和各地粮库消耗巨大,被群臣群起而攻之。

    被不欢喜的二皇帝直接驱逐了。

    群臣面上皆说陛下圣明,实则内心冷笑连连,就等着看二皇帝的丑事,看你没粮食了要怎么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