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3章 不战即可屈人之兵 (第2/3页)
脾气,牛倔劲上来不管不顾,前面竖着刀锋也敢冲锋顶上去。 但马不一样,马会受惊,一轮箭羽可能就会把马射回去。 韩信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蠢货纯粹是浪费生命。 “马能看到什么,是我们说了算。” 他笑着道,然后搭手在头顶,眯着眼望向密密麻麻的黑甲秦军。 “就看李信舍不舍得这三千匹马了。” 李信不舍得,马比人贵。 能训练成战马的马,比骑兵贵。 三千齐兵李信不在乎,杀了就杀了,但是三千匹战马,这可是实打实的战略品,家大业大的秦军也不能随便丢三千战马。 大秦帝国打匈奴,输送了五万匹战马,那几乎是嬴成蟜战马资源的家底子了,剩余不足万匹。 李信狠抽伤疤千夫长一鞭子,除了抢功以外,更多的是怒手下竟然要射死三千匹战马,简直是个大败家子! 二皇帝说了,最好活捉,但不活捉也行,给了李信宽松的处置权。 但这个活捉指的是人,不是马。 能活捉三千齐兵不活捉,都杀了做军功。只要形式走到位,那问题不大,李信没有想法。 但若是能缴获三千匹马,不缴获,全射杀了,李信自己都没办法原谅自己。 马要是能缴获,必须缴获! 战场上,骑兵是能决定胜负的最强兵种,这是当前兵家主流思想,李信也认同这个道理。 “禀将军,全军皆至!” 亲兵大声报告,这是李信先前下的命令,万骑都到向他禀报。 李信嗯了一声,精气神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他领军二十万在楚国大败,而王翦领军六十万灭亡楚国,这件事让他记住了一个“稳”字。 他明明带出来一万军队,凭什么带三千就要去冲敌军军阵? 是,对面齐军只有三千人。 同等数目下,秦军天下无敌谁也不惧,但着什么急呢? 这支齐军已经自己走上绝路,为什么不等优势扩大到最大再发动攻势呢?不能给敌军一点翻盘机会! 当初要是他领军六十万伐楚,昌平君突然造反断了他后路又怎么样?回头一起吃掉! 能运营到死的局,玩什么极限cao作? “投降不杀,全军齐呼。” 这位青年将军坐直身子,扫了一眼身边这一万名黑甲,底气大涨,自觉沉稳了不少。 他特意要等一万人全到,也有以此军阵压迫敌军不战而降的意思。 陛下亲口吩咐了,能达成就要达成,三千军功哪抵得上陛下青眼相待? 刘邦的人情世故都落在诸将眼中,李信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受到了影响。 李信不认为听陛下命令算谄媚。 “投降不杀!” “投降不杀!” “投降不杀!” 万名秦军齐声呼喊,像是在这夜幕下打了一个又一个惊雷,震得德水浪涛都矮下两寸,打不起来大浪花。 黑夜似乎都畏惧虎狼之军的气势,来慢一些,挪着脚步,小心翼翼地凑近。 但是齐军没有畏惧。 背靠黄河,一身水蓝色简陋甲片甲胄,手中持有青铜武。 身陷绝境,对面又是天下第一的秦军,要迎战的国家是齐国君不敢交锋试探,干脆利落投降的秦国。 招降之声阵阵,齐兵却少有人眼神动摇。 他们的王为了掩护他们,以两千人去主动冲击秦军赴死,他们又怎么能背叛他们的王呢?绝不可能! 韩信掏掏耳朵,轻蔑一笑。 齐兵军心不可用,他又怎么会在黄河岸边摆阵? 齐兵最令韩信欢喜的,就是军心。 田氏三兄弟在齐地的声望无以复加,齐王田儋义薄云天的名声传遍千里,齐人莫不爱戴,皆愿效死力以报之! 齐国在初期能挡下天下第一名将,武城侯王翦的凶猛攻势,不是靠的家国大义,而是靠田氏三兄弟的个人魅力。 这是张良定的路子。 先宣传人,聚势,再以势复国。 从田单火牛阵,一鼓作气复七十城后,齐国就比较吃个人崇拜,张良因地因人定策。 至于王室号召力,早在田氏代齐后,为了避免原姜姓吕氏的齐王室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