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安庆公主的担心 (第2/2页)
/br> 当然了,何夕也知道,朱元璋做的事情,不能说不对,只是做事必然要付出代价的。朱元璋却是一个不在乎代价的人。 何夕在自己的位置上,更是清楚明白这一件事情。 江南士大夫从后世看,那是顽固的封建残余,但是代入这个时候的场景,却很难说了。在大明传统的道德之中,这些人不能说一点没有毛病,但是最少没有要满门诛绝的地步。 何夕掀起大潮,让无数富贵者贫贱,让无数贫贱者富贵。其中更是很多悲欢离合。人间惨剧。 这不能说与何夕自己没有关系。 这个时代,是何夕与朱雄英联手掀起来的。 而朱雄英作为一个好人,何夕将权力给让渡出来,是应该好好对何夕。但是政治上,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不将何夕的影响力清除干净。 很多事情,朱雄英也是很难办的。 这与朱雄英是不是好人没有关系。 一句话,何夕如果死了。朱雄英可以继承何夕所有的政治遗产。但是何夕退下来,他只要活着,就有相当大一批人,对何夕马首是瞻。 即便何夕不干涉朝政也没有关系,反正他们这些人不过是举起何夕的牌子。何夕不参与,更好,这牌子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这就是何夕面临最大的危机。 何夕说道:「你放心,你夫君我是有办法的。」 其实,何夕现在对于这一件事情,还没有多少头绪。毕竟,何夕之前的心思,都放在朝廷大事上。通过南北战争,推进变法。而今变法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定国是会,不仅仅是对南北战争的总结与收尾,同样也是这一场变法的收束。 是的。 革命自然没有到完结的地步。 时代的滚滚浪潮之下,需要无数次变革。甚至到了后世的地步,难道就不需要进一步的推进社会发展吗? 只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何夕其实很清楚的。 首先,何夕很明白。 大明革命动能是不足的。 什么革命的动能不足,就是某一阶级,迫切想要改变一切的想法。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新秩序的愿望。也可以说是革命热情。 朱元璋建立起大明,是在一片废墟上面建立起来的。 朱元璋做过很多事情,其实已经让很多百姓满足了。正因为这种满足,很多底层百姓,其实不想再改变。也就是对于这些人来说,吃饱饭已经是难能可贵的,现在已经差不多了。 就不希望继续折腾下去了。 这才是让朱元璋不得不用绝户计。宁可引起一场大战,也要将这一场变法继续下去。 到了现在,何夕已经做了很多事情。 建立起工业体系,建立新的官僚体系,建立起新的金融体系,健全商业法律法规。并且废除奴婢制度等等。 也就是说,从制度上,何夕已经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诸多障碍。 现在要做的,就是用数年的时间,将北京的制度推广到大明各处。在此之后,其实也必须镇之以静了。 毕竟,何夕扫清这样的障碍之后,生产力在新的生产关系下,是会迅猛发展一段时间的。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维系发展的同时,给何夕制定下的政策做出一定的修订,与打补丁。 何夕制度的政策,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细节上,出现水土不服也很正常。 能做的事情,仅此而已。其他的事情,都不能做。也比用做了。 一张一驰,文武之道。何夕在此之前,已经狂飙突进过了。等变法推行到全国之后,更多的就该是维系了。 也不需要何夕在了。 很多人都能胜任,这也是何夕想要退下去的另外一个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