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_第六十五章知我者,君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知我者,君也 (第2/2页)

,但是他已经看出来,黄子澄仅仅是一个开始,这也证明何夕的思路是对的。

    而今大明已经算是走向已经确定了。

    反复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大明帝国主义已经确定了。不可能有反复了。只是大明帝国主义之后,会走什么样的道路?何夕就不知道。

    第一个不知道,是因为他不知道未来有什么变数,这里说的未来最少几十年之后了。何夕是看不到了。

    第二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带来的思想在大明本土化之后,到底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

    毕竟,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而这三个来源又是根植于西方的社会深处的。

    何夕将自己的学说与儒家相融合。这种融化是互相的。甚至何夕也不能不承认一件事情,儒家最大的特点,是他的可塑性。

    何夕不管多反对儒学,但是并不妨碍,何夕的新学在何夕身后,不,甚至何夕不死,都会被列入儒学之列。

    也就是说,何夕一系列打击儒学的举动,恰恰是给儒学续命了。

    这种互相影响,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何夕不知道。

    不过,看着黄子澄,何夕忽然有信心了。

    他相信,他相信他的事业,终究是有继承的人。只要有人向往光明。人总是要先前发展的,湍流激石,百转千回,终究奔海。

    或许有些弯路,是以数百年,上千年的弯路,或许,有些错误,会用数万人,数百万人,甚至更多的人的牺牲才能弥补。

    但是中华文明是有这种自我纠正的惯性与决然的。

    历史有没有何夕,对大明朝很重要。历史上有没有何夕,对于中华文明,其实并不是太重要的。

    思想要比物质更重要。

    黄子澄只是天下人思想转变的一个缩影而已,何夕更简单了自己的选择。他不是爱惜自己的名誉,而是他的名誉对自己学说的传播是很重要的。

    另外,比起朝廷上蝇营狗苟来说,其实有一件事情,就是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何夕在笑容之中,收束自己的思绪,说道:「你觉得,我该这样做吗?」

    黄子澄说道:「这样做,最为不智,天下已定,拖延一日,陛下的地位就稳固一日,愚夫愚妇们,不会在意天下有今日,是谁的功劳。只会知道,是天子圣德。而且你拖延一日,就令陛下多恨你一日。等到了将来不得不让权的时候,恐怕积怨已深,难以化解了。到时候进,还是一个篡字,退,何如今日?」

    「智者所不取也。」

    何夕说道:「不错,那看来,我要走第三条路才行。这三条路------」

    黄子澄说道:「这第三条路,自然是如大人今日的选择,急流勇退,

    为而不恃,上善若水,利于万物而不争,天下如大人者,恐无一人。」

    何夕说道:「你不用拍马屁。你这么了解我。也该知道我是在担心什么?」

    黄子澄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人言骑虎难下,大人而今是骑龙难下,不过,大人新开局面,对外封藩,才算是给自己一条活路。否则,今日这局面实在难解。」

    「大人给自己安排的是最好的局面。如果说唯一有担心。大概就是担心,九五之尊,出尔反尔吧。」

    何夕说道:「知我者,黄兄也。」

    黄子澄起身,正色说道:「如果我作为下一任首辅,请大人放心。必保大人万全。」

    何夕说道:「寻常事情也就罢了,但是这一件事情,关系到我一家上下,几十口人的性命。我就要冒昧问一句,我凭什么相信你?」

    皇帝这东西,从来不值得信任,无他,皇帝代表着绝对的权力,是不被任何限制的权力。任何诺言,或者誓言,对皇帝来说。都没有任何区别,需要的时候,丹书铁券,不需要的时候,连一个明正典刑的机会都没有,不管是雪里埋,还是林上挂,乃至于身中八刀自杀。总有一款适合你。

    何夕一旦离开自己的位置上,哪怕有再多这门生故吏,都难以联合了。毕竟,大明朝廷乃是消息最灵通的网络。何夕在中央任何一个位置上,都能联络全国,将自己的势力整合在一起。而一旦离开,有再多人,没有整合,都是游兵散勇。不值一提。

    即便一时间皇帝为了影响力。不对何夕下手。但是时间长了。朱雄英要秋后算账,何夕就没有一点办法了。

    当然了,何夕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准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