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9 如愿以偿 (第1/2页)
工赐不仅不走,反而上前两步拱手道:“末将还有一事相求…” 三位大佬齐齐后退两步,吴王皱眉道:“申侯有话快说,你就站哪里别再靠近了,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寡人通通都准了。” 工赐:“多谢大王,末将手下的两万降卒,逃得逃,死得死,如今只剩下这不足五千五百人了。 这剩下的人都对微臣言听计从,不离不弃,且昨夜一战,他们手上也都沾了楚军的血,再也回不去楚国了。 臣恳请大王,将这些降卒赐给我,让我送他们回申邑,好建设申邑,建设吴国。” “这…”吴王陷入了犹豫。 五千多楚军降卒,人数虽然不多,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寻常万户侯招募壮丁,即便是全民皆兵,那也不过万名新兵蛋子。 而这五千多乃是原本信阳通道的精兵,能活到现在的,更是百战老兵。 孙武只是在边上看看,并不帮他说话,他已经违背原则,帮了工赐很多了。 伍子胥见此,也不好越俎代庖,多说什么,工赐事先也没跟他通气。 主要是申邑就在姑苏城边上,国都边上的贵族,那可是越弱越好,不然有点什么,搞得国君寝食难安,对工赐本人来说也并非好事。 工赐继续上前两步道:“大王,我申邑人口不过千户,与一个寡妇村无异,阴盛阳衰,急需这些人呐。 大王也不用担心这些楚人会叛变,我申邑连个像样的城墙都没有,我也保证此生绝不会筑高墙。 这些降卒日后若有异心,姑苏城大军大可长驱直入,轻易剿灭。” 工赐说得是这些降卒可以轻易浇灭,实则是表示我连个城墙都没,你怕啥,而且也保证此生不建城墙,绝不会对姑苏城构成威胁的。 工赐一进,三位大佬被他身上的臭气熏得连连后退,吴王摆手道:“你赶紧停下,罢了罢了,你累计功劳不小,这些人便赐予你自行处置吧。” 工赐一脸惊喜,大声道:“多谢大王,多谢两位大帅,末将告退!” 工赐回到驻点,招呼五千多人来到汉水上游,汉水的血腥味已然被水流冲走,重新恢复了清澈。 工赐大声宣布道:“从今而后,尔等便是我申邑子民,你们不再是无根之人。 此后,你们的根便在申邑,也不用再参与这场无谓的战争了。 跟了本侯,保管你们今后吃香的,喝辣的。 我申邑最不缺的就是好女人,在那里,你们可以组建新的家庭,开启新的生活。 也可以书信给你们的家人,让他们远离战争,来申邑安居,路资全由本侯包了。 现在,便让这汉水,冲刷掉你们的过往吧。” 楚人还是较为含蓄的,没有夸张的欢呼声,只是在工赐慷慨的一箩筐,一箩筐大饼中,不少人脸上露出了向往神色。 工赐指挥着人一队队跳入汉水,自己也跳入江中,在水里欢快扑腾着。 果然如孙武所说,大军很快拔营起寨,开始了渡江。 四国大军无论是岸上的,还是船上的,皆望着朝阳下,在水里扑腾的数千人。 洗个澡而已,竟然将汉水染得殷红。 工赐洗完澡,也指挥着将战车退到河边,打水清洗。 洗完澡,众人好整以暇地开始埋锅造饭,望着渡江的大军,逐渐西去,这景致别有一番滋味,还挺下饭的。 工赐将一份书信交给了麻子:“麻子,你安排个骑术好的弟兄,带两匹马,将这信交给姑苏城外码头上,筏子帮的泥鳅。” 麻子点头照办,吃饱喝足,工赐便带着人向东而去。 到达姑苏城时,已是两日后,也接到了前线的消息,吴王大军与夫概等部汇合,歼灭了楚国左司马沈尹戌的军队。 自此,楚国将再无丝毫还手之力,只能沦为案板上的鱼rou,任由吴军攻城略地了。 工赐此次回来,去看了眼城内的造纸工坊,运行正常,综合楼主体也已经造得差不多了,便准备带人回申邑。 却见到了梧府的管事跑来,说执事大山找他。 工赐没想到这个司马穰苴的间谍还留在梧府,便去见上一面。 工赐见到大山,笑道:“好久不见呀,大山兄,吴启可还安好?” 大山:“家主,吴启呆在大司马身边,现在很好,我此次来求见,乃是有急事。” 工赐:“莫非是大司马又有事要找我不成?” 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