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长矛plus (第2/2页)
竹竿,比一般的枪杆,矛杆更粗更长一些。 更适合用来组装长矛,长矛比起长枪本就显得笨重一些,长枪则较为灵活,穿刺性更好。 长枪适合骑士冲锋,长矛更适合投掷与步兵防御。 工赐扛着竹竿,晃荡去了自己的船车上。 这是最新版船车,不仅内部空间更大,甲班还加了绞盘,折叠桅杆时,更加轻松省力。 船舱内部,就相当一个狭长的小房间了,只是为了坚固,没有预留窗口。 自从收束了淮河那批船只后,申邑最不缺的就是船了。 工赐一走,不少人就凑到了泥鳅身边询问。 泥鳅双手虚按道:“大家别急,楚国那边筏子帮人手有限,你们的家人,目前只有楚国东部的少量接了过来,为了安全着想,要分散隐蔽,所以不能大批大批接送。 目前到达了申邑安顿的虽然不多,但相信不少兄弟已经收到家书了吧?” 远处人群中有人举手喊道:“泥鳅教官说得不错,我收到了。” “我也收到了。” “俺也一样…” 泥鳅笑道:“你们曾经都是同袍,应该彼此都认识,他们这些家人到了申邑的,只是第一批。 放心,申候交代过,有家小愿意来的,每一个家属都要保证安全接送到,不会漏掉谁的…” 工赐当然不会漏掉谁,每个愿意来申邑的,无论男女老少,他都照单全收。 财富是人创造的,人才是最大的财富。 以人为本,人手多,才意味着实力强。 楚国一场浩劫在所难免,工赐相信,即便是现在不愿意来的,之后也肯定会愿意来。
他的历史不好,但印象中,楚国是被吴国灭过一次的。 国家都被灭了,还呆那干嘛? 面对即将激增的人口,申邑现有的医疗与教育肯定不够,于是工赐连夜写了两封书信,分别给孔子与东皋公。 粮食倒是不用担心,早就安排梧氏在齐国与卫国采购了。 墨家的幼学则由邑宰府全权负责,没有人手,只能让钟离多辛苦一些了。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工赐写得墨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学术思想是与手艺结合的,主打就是一个实践精神,技术创新要思考与实践并重。 缺点是:是工赐知道的比较浅薄,他写的墨学理论只适合幼学启蒙。 将来孩子们有了墨家启蒙打底,再去学儒家这些高深些的大道理,间隔还可以上一些墨家手工课。 工赐不信会有孩子能拒绝机械机关术的诱惑。 将来即便是读不进书,最次也能成为一个工匠。 某些有天赋的孩子,可以吸纳进来,从小培养成墨家隐宗的人才。 工赐又在这呆了几天后,训练有泥鳅负责,这些人本就是精兵,有泥鳅这个正牌的筏子帮负责人帮忙训练,日后伪装成筏子帮成员时,不愁被发现。 思想工作又有钟离在,这些天相处下来,这一万八千人对钟离与泥鳅的话,可谓是言听计从。 泥鳅是负责帮他们接送家小的,钟离更是申邑邑宰,负责帮他们安顿家小的。 对他们来说,这二人怎么也不能得罪啊。 工赐感觉自己再待下去作用也不大了,难得如今吴楚战事胶着,没人盯着他这么个小人物,便去了姑苏城,正好还有一些事要做。 他只是隐约记得楚国会被灭一次,却不知楚国会如何复国。 如今姑苏城内,可还有着一位关键人物,那便是伍子胥带来的楚国前王孙:胜。 当年楚国世子建,被楚平王一通saocao作:先是偷梁换柱,掉包了世子妃。 接着又是废世子,还废世子的生母,也就是第一任的楚平王王后。 这世子建,简直比当初的卫国世子伋还惨三分。 卫宣公娶了宣姜后,卫国世子伋的遭遇,与这楚国世子建如出一辙,但人家好歹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愿意为了他而舍命。 这楚国世子建,只剩王孙胜这么一个尚在襁褓的儿子了,还是被伍子胥抱着,一路逃至吴国的。 在工赐看来,楚国吴国中间隔着江东与江淮平原,即便是灭掉,也不可能吞并。 楚国乃是当今天下最大的诸侯国,不是吴国这么一个后起之秀能吞得下的,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贪心不足蛇吞象。 而灭掉楚国后,能将利益最大化的:无非是推举这王孙胜,去当新任楚王,还可以派伍子胥或者孙武这样的重臣,带兵坐镇楚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