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势 (第3/3页)
下的军队。
陈望不想输,也不想败。 这一战,他自己也想要打。 这一次建奴入寇荼毒千里,杨嗣昌身为兵部尚书,难辞其咎。 历史上,杨嗣昌就是在戊寅之变时就承受着来自朝野内外的巨大压力。 朝廷之中,李希沆、王志举等言官频繁上书要求追究他的责任,他本人也屡次上疏引咎辞职。 但是崇祯却是将杨嗣昌力保了下来,并贬斥了弹劾他的言官,并令他落职带冠视事,不久以叙功名义使其官复原职。 对于杨嗣昌,崇祯的信任几乎是不遗余力。 所以杨嗣昌最后选择了暂时激流勇退,主动请缨南下督师。 现在看起来,杨嗣昌还是已经预备了要走上同样的道路。 杨嗣昌此番南下,定然是带兵。 历史上是贺人龙等部跟随着杨嗣昌南下平叛。 不过现在因为曹文诏仍然活着的原因,很多的事情都发生了改变。 曹文诏那边,向杨嗣昌举荐了他。 已经是明言,到时候他和曹变蛟,还有贺人龙三人都会跟随着杨嗣昌南下。 陈望之所以想要打这一战,正是想要一个名。 一个骁勇善战的威名,一个如日中天的声名! 好让他在众将之中脱颖而出,被杨嗣昌所看重。 戊寅之变后,张献忠、罗汝才趁着明军主力北上勤王之际,将整个南方搅得天下大乱。 明朝的国势在这一年真正意义上开始衰落,一切都在这一年急转直下。 各地的营镇开始渐渐的失控,逐渐开始脱离中央的控制。 在这个时候,若是原本就身处高位,手握重权,无疑是能够占据优势。 所以这一战,陈望在一开始便主动请缨,向着孙传庭提前请下了夺取公树台的重任。 “建奴经过一日,已经开始熟悉了这样烈度的攻势。” “第二日,他们将会更加的游刃有余,将近一个上午时间的攻势,足以使得其麻痹大意。” “巳时六刻,距离午时用饭只有两刻的时间。” “昨日我们就是在午时暂时收兵,建奴自然也是记得,这个时间正是他们最为放松的时间,这就是我选在巳时六刻进攻的理由。” 陈望知道孙传庭的心中的动摇。 “随着辎重的运走,建奴的兵力在慢慢的减少,一日半的时间,起码有数千的建奴撤出关外,昨日的建奴的伤亡不比我们要少多少。” “建奴的兵力此时因为东西两面的巨大,都已经分散了过去。” “明日上午,只需要曹将军和吴将军再破一营,便可以使得建奴主将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都移动到了东西两面。” “如若未破,也无大碍,只不过稍有压力。” 陈望神色平静,眼神无波。 “末将攻山,仰仗有三。” “一曰:步。” “末将麾下有三部营兵,一部骑兵,两部步兵。” “步兵,督抚已经见识过了,使海誓铳。” “海誓铳,百步之内杀伤无甲目标,七十步内破甲,五十步内破甲两层,四十步内破甲三层,依靠盾车对射不逊清军马甲。” “二曰:炮。” “火炮,督抚也已经见识过了,两匹战马便可以拉成的小炮,一炮便可以轰垮建奴的木墙。” “四匹马拖拽的大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是倍增。” 陈望停顿了一下,缓缓道。 “第三,便是骑!” “骑?” 孙传庭微微皱眉,步和炮,他都知晓。 但是陈望现在说的骑,却是让他颇为疑惑。 “正是骑,骑兵的骑。” 孙传庭神色再沉。 陈望麾下的骑兵确实精锐,在贾庄之战,他便已经是见过其锋芒。 但是骑兵,如何能够攻山? “末将攻山,最大的依仗,便是麾下的这一部骑兵!” 陈望目光明亮,在黑暗之中彷佛两盏明灯。 孙传庭没有再言语,而是重新恢复了沉默。 当他看到陈望眼神的时候,便已经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