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山关 (第2/3页)
是如何将更多的辎重运输出关。” 多尔衮皱了皱眉,心绪也不由的杂乱了许多。 连同青山关的道路处于两山之间,也就是山谷的位置,这里的地势较为平缓,很多地方都是坦途。 因此接战的区域不再仅限于狭窄的山道之上,可以调动大规模的军兵甚至是骑兵。 这也是为什么这最后三座营垒可以守下来的原因。 在狭窄的山道之上,有限的交战范围,其实对于明军颇为有利。 因为被家丁制度长久影响之下明军,确实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精锐。 长久以来,九边的明军无论是在和蒙古,还是和后金。 在小规模的交锋之中,明军基本都没有落于下风太多,甚至还在不少的战斗之中占据着优势。 不过正成也家丁,败也家丁。 和蒙古交锋的这两百多年以来,受重文轻武的大环境,这种病态的家丁制度,使得明军在治安战上,小规模的冲突确实是占据优势。 但是一旦遇到大规模的战事,人数超过万级之后,战事往往是以明军的战败的告终。 重新回到了大规模的交锋,多尔衮也逐渐重新掌握了局面。 只不过明军依仗着山势,有架设在山腰的火炮射住阵脚,就算是在官道附近将其击败,也不至于溃败。 加上之前战胜的影响,明军如今士气高涨,也不再如同此前一般一触即溃。 往常很多的手段和战法,现在都没有办法使用出来,也因此竟然被明军的声势压下了一头。 战局崩坏至此,也再难以挽回。 多尔衮收回了看向关内的视野,回头向着多铎询问道。 “还有多少的缴获没有运出关外。” “金银、武备、布匹早在开始已经尽数运输出关,还有值钱的珍稀器皿、珠宝古董也已经先行运输出关,如今关内剩下都是从各地掳掠而来的人口和牲畜。” “滞留在关内的人畜共计还有六万口。” “六万……” “看来是带不出关了……” 多尔衮看着远方升腾起来的nongnong烟尘,看着最外围在此刻已经是化为了一片火海的营垒,神色面沉如水。 前线的军队,已经是抵不住明军的攻势了。 运输出去这么多的货物和辎重,必然需要有人守卫,很多军兵也跟随着出关。 如今在关内的军兵,也只剩下了不到万人。 “先让两处山上营垒的军兵撤下来,等到所有人都撤下来的之后,关内所有的营垒都可以放弃,护军营作为殿军……” “我们……” 多尔衮抬起头,看了一眼高悬的冷阳。 “撤离青山关……” 多铎眉头微皱,下意识的问道。 “这么点时间,恐怕已经来不及将关内的人畜都转移出关了……” “关内的这些人畜……” 多铎的话并没有说完,他没有再问下去了。 因为他已经从多尔衮冰寒的眼神之中得到了答案…… …… 青山关内,到处都在激战。 双方的骑兵散步于谷地之间,十多股百人规模的明军骑兵正在其上来往奔驰,与清军的骑兵追逐拼杀。 谷地两侧的山麓坡地,数支千人规模的明军骑阵伫立着以为警备。 西山山麓,是明军最大规模的骑阵,也是旌旗最多的骑阵。 孙传庭头戴三旗月明暗金盔,身穿着金漆山纹胸甲,下着赤红兽纹战裙,立于阵前。 孙传庭此时举着千里镜,观察着着四处的战局。 一众罩袍束带,顶盔贯甲的甲骑皆是持缰按辔静静的站立站在孙传庭的身后。 陈望也同样立在孙传庭的身侧。 南山攻防战,他虽然赢下了战斗,但是麾下的部众也因此伤亡惨重。 第二、第三步兵千总部有伤亡,不过并不太大,他们并不是攻山的主力。 攻山的主力是他麾下的第一骑兵千总部。 前面攻下的三座营垒,都是依靠着第一骑兵千总部的重甲兵都攻陷的。 后面防守公树台时,山道间爆发的血战,第一骑兵千总部伤亡极为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