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据襄阳而望南国 (第3/3页)
br> 襄阳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是易守难攻之地。
但是他们主力南下了,襄阳就成为了孤岛,岛上的兵马就成了孤军。 襄阳是湖广的咽喉,但正是因为是咽喉,才更容易被扼住。 留下的兵马,无疑于就是送死。 张献忠确实是心狠手辣,当初为了能够逃出生天,十几万饥兵步队说丢就丢,连罗汝才都当作诱饵丢给了明军。 留下一只兵马作为殿后,吸引火力,对于张献忠来说并不算太心痛。 只是这么明显的让人送死,又有谁会愿意? 谁都不会愿意心甘情愿的去送死。 他麾下的嫡系兵马,自然是不可能全部留在襄阳送死。 那些刚刚招募的新兵,他们都是为了一口饭吃,明摆着让他们送死,自然是不可能。 只怕朝廷官兵大军压到,这些新募的兵马就直接缴械投降了。 徐以显跟着张献忠也已经有不少的时日,他自然是明白张献忠是怎么样的人。 “守襄阳的人,不是留下来送死。” “我军南下,不代表要放弃襄阳。” 徐以显走到一旁,吩咐着一名侍从将悬挂在一旁的地图推到了殿宇中央。 “大王请看。” 徐以显站在地图的旁侧,解释道。 “万民军如今在河南的归德府内,与保定、山东的兵马,还有南直隶的兵马交锋,牵制着汉中军和河南官兵的主力” “陕西的官兵主力被李自成牵制,现在被拖延在西部临洮府一带。” “川内因为我军的搅动,许多地方都引起了动荡,川兵现在根本无力出川。” “革左五营在英、霍山区,牵制着南直隶地区官兵的主力。” “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的进剿官兵,只有万元吉麾下不到两万的残兵,就算是再加上处在樊城的陈望,也不过两万三千人。” “守住襄阳,并不是不可能之事。” 徐以显双手作揖,面对着张献忠,沉声道。 “襄阳府内流民众多,这些流民食难果腹,难以聊生。” “野战对敌,再多的饥兵也无用,但是守城拒敌,他们却是可以成为助力。” “襄阳城坚池固,为南国官兵后勤所在,积蓄粮草无数,不需要担心粮草的问题。” 因为河南灾荒的影响,还有此前湖广的兵祸,所以在襄阳城外有不少的流民。 现在张献忠麾下那些新募的兵马,大多也都是从这些流民之中招募而来的。 只需要利用粮食,便可以让这些朝不保夕的饥民卖命。 “南下,是为了之后的大业,守襄阳,也是为了之后的大业。” “襄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襄阳可望南国,定南国便可取天下,把持襄阳,对于我军来说极为重要。” “留下一部守备襄阳,不仅可以把握要地,还可以牵制一部分官兵的兵力。” “如今处于湖广的官兵兵力本就不多,被牵制之后,能够制约我军南下主力自然就更少了。” “进剿官兵势力空前薄弱,正是天赐之良机。” 徐以显的声音越发的高昂,他的神色激动,目视着张献忠,握拳道。 “洛阳城陷、李岩杀福王,此番大王攻破襄阳,又杀襄王,明廷已然威信扫地。” “大王带领主力,顺流而下,直入江汉,一路若是能够势如破竹,必将引得天下剧震。” “届时……” 徐以显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复言道。 “大王只需振臂一呼,万民必将景从,四方群起响应共伐明廷,天下易主,只在旦夕!” 张献忠的神色凝重,徐以显的话确实是打动了他。 如今天下的情势,也确实如同徐以显所说的一般。 进剿的官兵实力空前薄弱。 自襄阳往东南,就是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徐以显见到张献忠意动,当下再进一步,言道。 “一员大将,一万甲兵,足以守襄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