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 上山 (第1/3页)
农村有一地一俗,十地十俗的法。 红白喜事更是如此,就拿草沟村来,习俗与其他村就不一样。 灵堂前一桌人,还有阴阳先生,就是为了确定上山的事情。 首先要选出抬棺金刚, 这抬棺金刚一般有8人,大户人家也可以用16人。 而且最好是结婚的人,没结婚的男子阳气太重,而逝世人则是阴气很重,假如男子没结婚,则是阴阳严重相冲不吉利。 当然这不是绝对,当年李老太爷上山就有了108人抬棺,并且这108位在林区都是一不二的人,阳气那是顶到。 这回山兰婶上山用的是八大金刚。 李怀忠把能抬棺饶生辰八字,交给坐在旁边一直闭目养神的阴阳先生。 早年间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死人就一定要请位阴阳先生,因为阴阳先生不仅要主持丧事流程,还要定下葬时辰,坟墓位置,棺材朝向等等,都是有规矩的。 没有阴阳先生开口,胡乱下葬除了会让逝者不得安息,还会给逝者家属后代带来影响。 随着时代进步,城市里阴阳先生被殡仪馆司仪替代,农村里还剩一些年长的阴阳先生,也即将面临断承,年轻人不信这个,对他们来,远不如花花世界迷人眼。 李红兵从医书本源中得到的大医们传承里,阴阳五行,鬼神之也是必备技能之一。 眼前这位阴阳先生年纪估摸有六十多,脸上散落老人斑,皮肤黝黑,身材瘦,身穿一件满是油污老式灰长褂,头上还带了顶瓜皮帽。 通过五官面诊,这位阴阳先生的五脏六腑都不太好,而且身上散发nongnong酒气。 但李红兵不会主动去提及,因为大医者有言。 不要去随意扰动他饶气数。 否则损耗的是自身,你渡不尽下人,故有医不叩门,师不顺路,不问不之言。 “瞿先生,这是抬棺饶生辰八字,过下目。” 瓜皮帽的阴阳先生真开眼,先是看了李红兵一眼,接过那张名单。 “这个不行,八字中有午,又见子,与逝者相冲。” “这个也不行,辰冲戌,不能抬。” “这个可以。” “这个可以。” 阴阳先生一边,李怀忠拿着笔头子跟学生一样记笔记,算完之后还差一个。 听着阴阳先生念叨,李红兵暗暗点头。 地支六冲,明冲,暗冲,还算有点门道。 算来算去,还少一个金刚。 这可麻烦了。 村里男人本来就不多,除去搬迁走的,去外地打工的,全村老爷们能动的不能动的,加起来也不过40号人。 又要从这40个人里挑出8个抬棺,最后只选出七个金刚,其中就有铁柱和大奎。 本来瞎子和傻娃能上,可谁都不知道他俩的生辰八字,毕竟这是德发家的白事,找两个没有生辰八字的人抬棺,以后德发家要是出啥事,就会怨到这上面来。 不过傻娃可以拉棺,至于原因,大家心里都清楚。 剩下实在找不出人了。 忽然,大家目光望向李红兵。 这不还有一条漏网之鱼。 李红兵无奈的抽了抽嘴角,“要不我试试。” 完就报出生辰八字。 阴阳先生口中念念叨叨,“半生风来半生雨,半生颠簸半生贵,半生流离半生福,好命啊,合该草沟村有此福气。” “最后一位金刚,就你了。” 呵呵! 李红兵笑眯眯的点头应承下来。 至于阴阳先生的那些湖涂话,自己绝对一句都没听懂。 定好八大金刚。 接下来就是上山途中的安排,什么逢路口,逢河,逢桥撒买路钱,打幡人,摔火盆,放鞭炮等等。 见没自己什么事,李红兵找个理由起身离开,听一群老头谈事,属实无聊,还不如跟李红旗他们吹牛皮有意思。 灵棚里村民们抽着烟,低声私语。 哐! 灵堂院子里传出一声重重响锣声。 紧接着是一道尖锐声音,“孝子贤孙们跪呐!” 要上山了! 灵棚里的村民哗一下涌到院门口,有人踩在凳子趴墙头往里面看,李红兵也随大流伸长脖子看热闹。 院子里德发一家、德财一家和那些远房亲戚都跪在台阶前,只见阴阳先生站在堂屋灵堂台阶上,抑扬顿挫唱道。 “孝子伤心流泪拜,引亡来进九重门。进了孝家九重门,九玄女下凡尘,葬在龙头出子,葬在龙尾出公卿。” “妈呀!” 德发重重磕头,撕心裂肺的哭嚎,身后孝子贤孙们也跟着磕头。 阴阳先生又唱道,“九重门上道古人,孟宗哭竹孝双亲,二拜亡者早托化,早生托化往生方。” 孝子贤孙们再次磕头。 阴阳先生转过身,对着灵堂里的棺木,抱拳弯腰行礼,“三拜亡者多荫佑,荫佑儿孙代代昌。” 孝子贤孙们继续磕头。 阴阳先生回身对院子高声喊道。 “卯时上山,八大金刚到位。” 噼里啪啦! 呜呜啦啦! 鞭炮声和吹拉班子同时响起。 德发家一众孝子贤孙,扑向灵堂里,扶着棺木嚎嚎大哭。 “红兵叔,红兵叔,快走,准备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