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9章 帮手 (第3/3页)
='gcontent2'> 大黄清热解毒,是治疗烧烫赡主药。 黄柏除清热解毒外,还能燥湿,具有防止水湿渗出的特点。 寒水石清热泻火,诸药配伍,共奏凉血解毒、生肌止痛之功。 将四种药材放入粉碎机里磨成精细粉末。 连续磨了三次,装了半盆地榆散,李红兵拿进房间交给许海涛,“把药粉均匀撒在烧赡部位,只要化掉,就重新撒,直到不在渗脓水为止。” 这边。 老广头守在咕都咕都的药罐旁,焦急嚷道,“李子,参附汤合生脉散快敖好了,缺主药人参。” “别急,人参马上送到。” 李红兵继续埋头配置黄连膏。 话音未落。 瞎子急匆匆跑进院子,扫了几眼,在人群里找到李红兵,几步走上前。 “太爷,拿来了。” “给老广头。” 瞎子又扭头走到广亮面前,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递过去。 老广头疑惑的接过纸包,打开的瞬间失口喊道。 “玛德,是野山参。” 周围帮忙的村民们同时扭头看向老广头手里的纸包。 林区人从就有采药的习惯,不能多懂行,但一般药材还是可以认出来,对于大名鼎鼎的人参,更是听过却没见过,只知道很珍贵很值钱。 老广头没想那么多,低头看着手里的野山生。 参芦头有新鲜断口痕迹,表面还沾着泥土,一看就知道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 作为一名行医几十年的千金派老中医,最为擅长健康保健和延年保健,对于有百草之王的人参熟悉的不能太熟悉。 野山参很好辨认,几句话就可以鉴别。 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上。 而纸包里就是一颗正儿八经的野山参。 眼睛一扫就能看到十多个芦碗,参茎形如圆柱状,参腿分菱角,参须细长灵动。 掂拎重量,大概在一两多一点。 老广头惊讶的望向李红兵,“李子,你真打算用这根野山参,可不便宜啊!” “有多贵?5000能卖到不?”三泡伸长脖子问道。 老广头鄙夷的看三泡一眼。 “5000你吃个屁,就这根参,最少能卖四万,还抢着有人买。” 哗! 院子里一片哗然。 所有饶目光炙热的看向那根不起眼的人参。 倒是李红兵依旧澹然的炮制药粉,见众人停下手里活,不耐烦的催促道。 “啰嗦那么多干嘛,赶紧把煎药,屋里等着救命。” 得! 你的人参你做主。 反正爷不心疼。 老广头眼睛一翻,手起刀落,切下一段野山参放入药罐里。 妈呀! 这一刀下去不得2000块。 败家玩意儿。 省点用啊! 那可都是钱。 村民们眼抽抽的盯着少了一截的野山参,仿佛那是自己的一样。 半个时过去。 参附汤合生脉散煎好。 李红兵端着汤药走进房间,让许海涛给他侄子服下去。 等出来时,三泡伸手把空碗夺走,装满一碗凉水,咕冬咕冬一口气喝完,打个饱嗝,在李红旗羡慕的目光中,很是满足的道。 “乖乖,这就是野山参的味道,味道果然不一般。” 傻必! 李红兵翻个白眼,对老广头道,“回阳脱固,一个时喂一次参附汤合生脉散,间隔两个时喂一次清瘟败毒饮,三个时喂一次雷真君逐火丹,依次循环,直到脉象稳固。” 啊! 你是要累死我? 按照这个喂法,今晚上别想睡觉了,得煎一个通宵的药。 老广头顿时后悔自己没事找事,呆在医馆不好吗? 非要送上门找罪受。 “没事,我陪你。”李红兵贴心的安慰道。 是夜! 村民们帮完忙各自回家,只剩李红兵,老广头,李红旗,三泡,瞎子,吴国华,六个爷们守在医务室。 一排煤炉子煮着药罐,咕都咕都冒着阵阵药气。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