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只想搞钱_第一百六十章 反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 反驳 (第2/2页)

先引爆的!

    插一句,2013年,秦火火事件爆发——秦火火在微博上大量散布不实言论,却引得众多大V们转发带节奏,后秦火火被捕,非法牟取暴利的网络推手公司和其经营模式也浮出水面…

    微博被关停一个礼拜,然后,微博彻底向娱乐化转型。

    但现在,沈旭东是大V,粉丝数量破千万,他公开反驳《XX日报》…

    肯定要上热搜啦!

    不过,还没等发酵,这个热搜就被撤了下来——沈旭东当然没有删除微博,但不在热搜上了。

    顺便陈曦表态:“到目前为止,全年最多10%的影片可能是盈利的,行业亏损可能如果不说50亿,我觉得三四十亿是有的,这么大的亏损,我真的觉得我们的票房的分帐的比例是严重不合理的。

    中国的片方只能拿总票房的40%,去掉发行之后,影片投资者只能拿到30%,这个比例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国际上片方和发行方至少可以拿到50%,只有中国,是全球最低的。

    投资大量亏损,投资方利益、片方的利益怎么得到保护?怎么保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好的产品?这个时候我觉得行业要想长期发展,利益更多的考虑一下片方、投资方。”

    “而且,很多时候,为了激励发行方抑或院线排片,片方还会让点,到最后,片方分到得就更少了。”

    高芬芬则@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你们不站出来?”

    “反映会员诉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这项内容明确写进中国电影家协会宗旨里。原则上,它是具有调节产业内部矛盾的义务的。

    当然,她是故意的!

    她知道这个所谓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屁用也没有…

    其实,行业协会这个东西其实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弥补政府对行业监管的灰色地带。

    行业协会在国家标准基础上细化分类,提高到了行业标准,也就是说行业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如果政府监管到位,并且细分个行业的标准,那行业协会作用就不大了,没空间就发展不起来。

    中国大部分民间行会都成了行业论坛。

    包括电影家协会——金马奖沉沦之后,原本指望这帮人把金鸡奖做出来,做出来了嘛?

    ……

    隔天,沈旭东继续拍电影,完全没有被影响到的意思。

    怼了就怼了吗,说的不对,还不能让人反驳?

    《XX日报》就会是不懂电影,他要是懂,也不会这个时候下场!

    但华宜懂啊——11月24号,《少年派》上映第三天,单日票房破4000万,《江湖论剑》上映第四天,票房2900万,《匆匆那年》2700万…

    昨天的大盘是破亿!

    市场已经热起来了。

    要是再拖下去,《一九四二》肯定没有院线支持了!

    所以,这边沈旭东才接到电话——已经有80%的影院同意签约…估计这个事成了。

    另一边,25号下午,中影南方新干线、旺达为首的五大院线代表出现在《一九四二》首映发布会现场时,所有人都惊诧了——因为华宜和30条院线达成和解,按照票房阶梯进行分账,其中起步价仍维持43:57,过了三亿按照45:55分账,还有过八亿,按照47:53分账!

    也就是说,华宜扛不住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