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难以相信的票房!(4/4) (第1/2页)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一百零八章难以相信的票房!有个问题,演员或者导演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的是一部烂片吗? 应该是可以的。 这就像开车,开的多了,时间长了自然能体会到车的好坏。 首先一部好片是由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导演,其中导演第一,演员次之,剧本第三。 演员演戏的时候首先他是看过剧本的,首先内心会评定这是不是好的剧本,在演的过程中,演员会和导演不断地碰戏,碰的过程自然会知道自己演的如何,戏的效果怎样等,也就能评估出这是不是一部好片了。 那导演呢? 就像王景说的那句:其实他也知道他拍的很多电影是烂片,但是因为他是商业片导演,在乎的是票房与老板赚不赚钱,至于口碑部分不是重中之重。 你看,赚钱… 《分手大师》应该也一样,邓朝肯定真的觉得观众喜欢这样的喜剧… 至于低俗的部分,他觉得《泰囧》也很低俗,但是卖了接近12亿,反倒是《大赢家》,无论圈内口碑还是圈外反馈,都要超过《泰囧》… 但票房远远不如! 所以,这次就往恶搞方面走… 当然,有些导演,能力在,但可能就不适合做商业电影导演。 比如孙周,拍过《不可思异》等3、4部低分烂片; 韩杰也拍了《解忧杂货铺》。 这两个人之前分别在张艺某和贾章柯的团队里历练过,也是拍过《周渔的火车》和《Hello,树先生》这样的经典作品。 有没有完全不知道自己做的是烂片的情况? 应该也有! 这个是很可怕的情况。 排除客观因素,比如大量的删减,主演口碑断崖等,说明导演和团队对电影的理解完全不到位。 郭景明拍《小时代》,可以理解,毕竟这个是可以赚回本的。 但他用真人CG拍《爵迹》,就是又脑残砸钱了,其实,郭景明也知道拍出来可能会受质疑,但是他认为,观众质疑的是他本人,不是电影… 所以,他会怒吼‘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景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他完全不知道《爵迹》视觉效果非常粗糙,达不到水准; 他炫耀的真人CG,已经过时了,不会有人会给大笔投资和知名演员来拍一部电影。 排除世界观、剧本、演技、导演等因素,这部电影也是烂片。 至于宣传时候自吹自擂,这个很正常,引用张艺谋接受许知远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一部电影拍完,不管戏怎么样,作为导演,你都不能灭自己威风啊…’ …… 看完电影,两人表示祝贺,然后…上车离开。 等了好久,陈曦忍不住开口:“真没想到会这么烂…” 陈都铃拼命点头:“一度我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被尬到了…” “唐大山的扮演者太丑了…” “对的,完全没有说服力,杨小蜜演的叶小春这么美,一点也不搭!” 沈旭东插话:“他叫梁超,邓朝超剧场的演员,话剧《分手大师》唐大山的扮演者…话剧版《分手大师》歌颂爱情,顺便讽刺所谓的成功学大师,还是蛮有深度的…” “那为什么电影这么难看?” “删减了吧…再加上审美因素,他们可能觉得留下来的都是好笑的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