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只想搞钱_第31章 北美成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 北美成绩 (第2/2页)



    教育?

    孟子义说了第一天见面,沈旭东装逼时候说的话…

    “就因为这个?”

    “对呀!”孟子义表情很严肃:“其它方面,我都可以输,这个可不行!”

    沈旭东也来了火气:“你等一会!”

    “干嘛?吃药?”

    “…对付你,我还用得着吃药?不怕跟你吹,我以前试过打十个!”

    “那怎么现在怕了?”

    “我怕?”沈旭东咬牙:“那再来呗…”

    舍生取义!

    好消息是,她还要上学,正月十三,两人回国;

    坏消息是:还有三天!

    ……

    如果说《全面战争》还是学习好莱坞流程,走的是借船出海的路径,《流浪地球》纯粹由天美公司出品并发行…

    《流浪地球》的出现,让好莱坞开始警惕…

    这表明中国电影产业有实力和潜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这个已经跟他们形成竞争关系了!

    但…受限于发行能力,《流浪地球》并没有登录发达国家、地区,更多还是在亚洲范围内同步上映。

    这个没办法,要搭建全球发行网络,除了砸钱,还需要人脉以及稳定的片源…

    最重要的是:你得持续生产出当时观众感兴趣的内容!

    否则,即便你打通了院线,没有观众买单,这宗生意你也很难持续下去!

    好莱坞有能力做到全球发行,除了电影本身,他们还掌握着大量的媒体宣传力量以及…最重要的,老美的全球文化影响力!

    华语片比较尴尬,即便是天美传媒,也没有搞定欧洲发行,很多电影还得仰仗MK2的发行系统…

    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场,中国电影基本只剩下DVD生意,零星活跃于院线的华语片,发行商均是当地公司,且多是好莱坞六大片厂旗下的艺术厂牌。

    《卧虎藏龙》来自索尼经典,《英雄》来自米拉麦克斯,《一代宗师》2013年做发行时,推手是现已破产的韦恩斯坦影业。

    对了,有个背景:《卧虎藏龙》全球爆火后,好莱坞几大片厂增设了开发华语内容的机构,例如2005年《功夫》经索尼哥伦比亚影业香港办公室的运作,在北美通过2503块银幕取得了1700万美元的票房进账。

    嗯,北美影史2500块银幕开画最低记录保持者…

    但,之前的好莱坞确实有把中国电影人当成代工厂的意思…

    感谢《无极》,让这个计划破产了…

    扯回来,华纳拒绝了《流浪地球》的发行工作,不得以,沈旭东出面找了环球,让利2%,才让环球同意了500块银幕开画…

    这个境遇已经比原时空好了十倍以上!

    原时空,《流浪地球》北美上映,最开始只安排34家,最高峰也才129家,根本不给排片…

    这玩意,你要硬说打压,其实也不算…

    北美的放映协会就是给那几家大公司服务的——负责电影分级,协调几大电影公司。

    你要是想在北美做大规模上映,需要有大公司背书,然后分级,再谈分账事宜,再协调电影公司与院线…

    不是说买来就能上…

    除非你走小规模放映渠道,那…放映协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管你!

    《流浪地球》有环球的背书——150万美元 分账的形式引进…

    拿到了PG——13分级,票房还不错,6天拿下718万美元…

    按照预测,2000万美元不成问题!

    北美上映的最大优势就是全球发行很顺利的就解决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