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准备工作 (第2/2页)
> “哈哈哈,我儿有大名了,贾英!” 。。。。。。 “太尉,恭喜啊!” “大都督,喜得麟儿啊!” “哈哈哈,谢谢谢谢,昨日招待不周,今日我从友乐斋订了几桌好菜,中午诸位也沾沾喜气!” 左军都督府的诸位也纷纷笑着回应一定赴宴。 休假一整月,贾珲也久违的回到了阔别近一年的左军都督府节堂。 国朝没有设立过太尉这个职位,贾珲是第一个。再加上太尉的职权已经少的几乎没有了,也没有必要单设太尉府。 现在大家口中所的太尉府也只是贾珲的住所罢了,挂的依旧还是敦煌郡公府的牌匾。 刚坐到堂案后的交椅上,吏们就端着已经泡好的茶水放在了贾珲身前。 又有一些吏捧着一摞摞积压的文书走进了节堂。 “嘶——这过年才两个月就已经积压了这么多了?” 看到被吏抬进来的那一摞又一摞的文书,贾珲就感到头大。 “这太尉啊,去年年末,中军大都督致仕了,剩下的您远在金陵,右军大都督云公爷在西南,后军大都督吕公爷身体也不好,一个月都难来一次!积压了不知道多少东西。 兵部的那些狗日的一直在叫嚣想把咱五军都督府的差事归到兵部去! 幸亏二位圣人英明神武,当场把那些上书的官通通贬去西南云公爷那边去了!” 吏滔滔不绝地开始给贾珲着最近朝堂上文官们对五军都督府做的破事。 “你是,现在这五军都督府就剩下我一个管事的了?” 贾珲一脸悲苦的看着吏。 兵部想夺取五军都督府的差事也不是一两的了,几乎每年都要闹那么两三次,但都督府也不是吃素的,同样在朝着兵部索要被抢走的武选司。 其实大伙都知道要过对方的权是不可能的,但没有办法,立场在这。反正就是打嘴炮顺便排除一下异己,就这样耗着吧。 “是啊,太尉,在云大都督从西南回来之前,咱武人就剩下您来顶大梁了” 吏连忙奉承道。
“妈的.” 贾珲完全没有因为权倾朝野产生的那种欢愉。 但没办法,现在仅存的三个大都督里就自己有能力负责这些事务了. 一脸不爽的开始处理起文书来. “对了,你去把今年的边军武官表给我拿过来。” “是!”吏连忙躬身应诺,连忙朝着档房跑去。 “唉” 低头看起这份文书来. 哟,云大都督申请运一批火铳火炮过去啊 嗯,火铳就算了吧,以现在的火铳水平,在西南的作用也不大,还没有军弩好使。没那个必要,多运一些军弩过去吧,就五千具了。再送五十门各式火炮过去就可以了。 而且火铳自己还有别的用处。 在文书上写上自己的意见后,盖上大都督印后放到了一边。 新拆分皖省与江淮省各地守备换防方案? 看着文书上的一个个名字与职位,贾珲开始回忆他们在平叛时的各种表现 这份名单基本没什么问题,贾珲只划去了几个确实不行的人名,添上了几个江南大营比较得力的军官,用印。 “太尉,东西拿来了。” 正在贾珲埋头工作之时,吏带着九边今年的武官名录进了节堂。 “放桌上吧。” 再次给手中的文书用印,贾珲把已经处理好的几份文书交给了吏,吏连忙伸出双手把文书接了过来。 “送去相关各部用印去吧,让他们别拖延,尤其是最上面西南的那一份,让夏部堂赶紧拨钱。先让兵仗局把现有的东西先送过去,不得延误。” 吏应诺,抱着文书离开了节堂。 “嗯” 接下来就是挑选兵将了。 打开名录,贾珲搜索着熟悉的名字. 甘肃镇.王冲、吕越。 宁夏镇.那当然是尤达喽! 挑挑拣拣在九边兵将中选择了十三个年轻一代将领,都是在灭元之战中与贾珲配合颇佳,且都算得上有勇有谋之人。 再加上自己的几个老兄弟,和边军一起负责一些门派数量和质量都比较高的地区。 再给他们一人配上一个来自京营的副手,一个负责的省份当地守军的副手,齐活! 兵员嘛.反正九边最近没什么战事,几十万边军闲得蛋疼,正是静极思动寻摸新财路之时! 就以募兵招募军队吧。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也不强求。 报酬所得缴获三七分账。朝廷七,战兵三。 将领的缴获则是四六开。 呵,这么优厚的条件根本不怕他们不拼命啊! 将这些事情写在奏章上,下午就去西苑一趟. 。。。。。。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悄然而过,陪着自己都督府的部下们吃了一顿友乐斋的好菜,培养了一下感情,稍作休息后就去了西苑。 这个时间段.皇帝应该也在西苑。 不是不想去皇宫找皇帝,而是负责监察江湖的东厂现在握在上皇手里,皇帝答不答应的没用,在这件事情上,上皇了才算。 “哈哈,戴公,我来给您送功劳来了!” 听闻贾珲到来,上皇还是如往常一样派了戴权来接。 “哦?不知太尉所言是何种功劳?” 戴权来了兴趣,朝着贾珲笑着道。 “我记得不光是我的银子受到了袭击,就连朝廷的运银船队也被那些江湖疯狗袭击过吧?” 听到贾珲的话,戴权立马反映了过来贾珲是想做什么了。 “这可真是个大功劳啊” 这不就是为了东厂量身打造的功劳吗? “是啊是啊,我打算以江湖人士聚集欲劫官银为由,调九边边军南下,重演太宗显庆十二年血洗江湖旧事.” “血洗?” “不不不,叫血洗就有些重复了,叫马踏江湖吧!” 对于贾珲的主意,戴权是很心动的,不过最终拿决定的还是二圣,等贾珲服二圣后再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