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_第一百一十五章 雉奴始收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雉奴始收徒 (第4/4页)

桌、石凳,俨然是一处清新雅致的饮茶之所。

    “也不能算是,初来时只是一处荒废破败的岩洞,每到月圆之夜弟子都会来此,生怕殃及‘乾明观’中无辜之人。”

    白素贞看了一眼周遭的变化,顿时明白师尊这是看上了此间洞府。

    白素贞倒也不是顾虑师尊的为难,而有意撇清自己,她的倒是实话。

    八年前,此处的确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破旧山洞,位置不佳,空间也甚至狭。

    要不是因为实在无处可去,恐怕连白素贞也不会看上这里。

    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白素贞连续来了几次之后,这座山洞竟然慢慢改变了风水?

    看到这样的改变,白素贞索性就将此处开辟成了自己的练功之所,更是在洞口刻上“白龙洞”三个大字。

    “如此也好,为师打算炼化了这个洞府,此中的奥秘是你暂时无法探知的。”

    “此间洞府暗藏风、水二气,你的本体是条水蛇,在此修炼应当事半功倍,等将来完全炼化了‘青狼’血脉,也许能够觉醒一些风系神通。”

    未必就是李治要“抢夺”徒弟的东西,以白素贞如今的境界,想要炼化这处洞府,不亚于痴人梦。

    不过李治想的很清楚,此间好好收拾一番,三五个人在此修炼都不在话下,白素贞作为自己的大弟子,也是目前唯一的弟子,又岂能没她的份儿呢?

    又花费了一一夜的时间,李治终于彻底炼化了这座洞府,更是给它改了一个名字叫做“巽坎居”,取“风”“水”之意。

    李治心念一动,整个洞府就出现在他的识海之中,更像一座岛一般,漂浮在数百里宽阔的灵力之海上。

    这就是十二品净世白莲给李治出的主意。

    五间房大的洞府,连带地,方圆也不会超过一亩地去,李治的识海已经达到大几百里地宽阔,装这样一个洞府自然绰绰有余。

    不过,唯一让李治有些不满意的是,洞府是能够进来,所有的活物却不能正常进入。

    除非是像器灵那样的,或者像墨文和纯武那样,那是他李治的分身,本就出自一体而已。

    看来李治的识海虽然厉害,却还远远达不到一方世界的神奇,只能当做一个更强大的储物空间罢了。

    “师尊果然法力通,弟子钦佩不已——”

    不光是白素贞,就算是站在一旁的杨婵也有些不明所以,眼睛怔怔得看着李治,像是看一个怪物一般。

    “九郎,你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如果动用“宝莲灯”,杨婵也勉强能够将整个洞府,甚至这整个矮山都收进“宝莲灯”里去,却做不到像李治这样的轻描淡写。

    甚至当李治把洞府从原处收走之后,在原来洞府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就像是直接在矮山上,掏出了一个硕大的山洞一般。

    不过,现在这个硕大的山洞,就真真只是一个平常而普通的山洞了。

    没影灵脉”的存在,更没有什么适合风、水二系功法修行的因素,过往的一切,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哈哈,雕虫技尔,你们来看——”

    一个是自己的亲媳妇儿,一个是自己刚刚收的大弟子,李治自然不会藏私,将自己的识海打开一个缺口,让二人看个仔细。

    “啊,那……那个岛就是‘巽坎居’吗?”

    非礼勿视,二女很自觉地没有在李治的识海中胡乱寻找,只是看到茫茫大海上,漂浮着一块岛屿,“巽坎居”三个金字赫然刻在其上。

    “不错,等找到合适的地方,就可以把它再移出来,或者就这样随身带着也行,走到哪里都能随意放出来。”

    这倒好,后世的人喜欢开个房车到处逛游,李治这是身上直接带了一栋房子啊。

    此间事了,李治不打算再做停留,白素贞也回到“乾明观”收拾一番,顺便跟观中熟识的道长告别。

    毕竟在这里借住了八年,此次一别,山高水远,再次相逢却不知何年何月了。

    ……

    “婵儿,我的遁术不适合传给素贞,你如果有合适的,不妨教给她一套腾云之术。”

    三人离开峨眉山,向着长安而去,李治却发现白素贞的飞行术实在是太过普通了。

    当然,在李治的眼中,大多数的飞行术都应该算是普通的吧?

    “瞧你这个师傅当的,才几啊就想尥蹶子不干了?要不这个徒弟算是我的?”

    杨婵也看出来的,有意无意也放慢了云步,像这样的速度,一日也就能行走千余里。

    峨眉山到长安,在这个时空里,却有着万里之遥,少也得赶上十澳吧?

    “师尊、师母,弟子拖累你们了。”

    虽然知道两位师长并不是在责怪自己,骨子里要强的白素贞,还是觉得有些难为情。

    “好了,为师又没有怪罪你的意思,达者为师、学无先后,哪些不会的、弱的,努力修炼就是了,没什么大不聊。”

    自己是从一介凡人过来的,生就比不得妖族,李治又岂会因为这点事责怪自己的弟子?

    好在不急于赶路,日落则停,就这样慢悠悠地穿梭在云间,李治还时不时督促着白素贞的课业,教学相长,倒也其乐融融。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八日之后,李治三人从西南方向进入长安地界,三个人却是三种心境。

    杨婵有一种“丑媳妇要见公婆”的感觉,李治却是因为离开实在是太久了,反而白素贞倒成了最幸福的。

    每日里由两位师长教导,她感觉自己的修为蹭蹭地往上涨。

    自己拜的这个师尊还真神奇,不知从何处弄来大量的灵力之水,倒是让白素贞的修炼日进千里,要看就要突破到“玄仙”境界了。

    “快跑啊,朝廷又来抓壮丁了——”

    “二牛啊,你子还不赶快躲起来,你大哥都没能从北疆回来啊——”

    “三婶啊,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听北部、东部的州郡,也到处在征兵呢……”

    “九郎,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距离长安不到百里了,李治他们已经降下云头,徒步前往,一路行来,却看到不少慌乱的百姓。

    贞观一朝,有过这样的动乱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