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邪魔七十二策 (第1/4页)
邪魔七十二策 战略篇(三十六策) 佐谋 佐谋:辅助筹划。 第一策:胸中甲兵 原意:甲兵:披甲的士兵。一个人具有的军事才能。 计意:无论是带兵的将领或是普通的士兵,平时都有不断地学习军事知识,提高自身的军事技能。 第二策:居安思危 原意: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计意:时刻准备。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下面还有一个故事: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家能够取消攻打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 为了答谢晋国,于是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作为贺礼。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这件事的大功臣魏绛。 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很强大,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之后,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第三策:蛊惑人心 原意:蛊惑:迷惑。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计意:有了动乱,民不安心。就要想办法引导他们,搞乱他们原有的想法。 第四策:欲取姑予 原意: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计意: 第五策:恩威并行原意: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计意: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第六策:怀柔天下 原意: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计意:胸怀大志,以天下为重,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远谋 指深远的谋略。做长远打算。远: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程。远景。远见…… 第七策:运筹帷幄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原意:运:运筹;帷幄:军用帐幕;千里之外:指战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历史故事: 西汉时期,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百官纷纷夸赞他大仁大义。刘邦说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们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 第八策:深谋远虑 原意:深:深入;周详;谋:谋划;计划;远:长远;虑:考虑;打算。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第九策:招降纳叛 原意: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现指收罗坏人。 计意:团结一切可以固结的力量为自己所用,让自己更强大。 第十策:诛锄异己 原意:诛:杀害;锄:铲除。消灭和清除跟自己不一条心的人。 计意: 成语出处《梁书止足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第十一策:韬光养晦 原意: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计意:指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隐藏自己的长处,不要让敌人或对手知道自己的杀手锏是什么。在关键的时候才能让对方措手不及。 成语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第十二策:顾全大局 原意: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计意: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钻谋 钻营谋求。 钻:用锥状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穿孔。钻孔。钻探。钻心。 第十三策:杀人越货 原意:杀害人命,抢夺财物。 计意:借别人的刀,不如用自己的刀顺手,更容易将敌人至于死地。 成语出处《尚书康诰》:“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 第十四策:里应外合 原意: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计意:能够进入到敌人内部或在敌人内部找到为自己所用之人。 成语出处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第十五策:明珠暗投 原意: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指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指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或好人误入其途。 计意:隐藏自己真实的目的和本领,到敌方去卧底。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历史故事 西汉时期邹阳原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发现吴王想谋反,就改投奔梁孝王。羊胜对邹阳有偏见,就在梁孝王面前挑拨离间,邹阳被投入监狱准备处死,他给梁孝王写信说如果有人把“明月之珠”偷偷扔在路上,就会引起人们的警惕而不敢上前 第十六策:兴妖作怪 原意:指妖怪装神弄鬼或兴事害人。现多比喻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暗中破坏捣乱。 计意: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你既然还有阳寿,阴曹地府不管,你却这等兴妖作怪。” 第十七策:恩威并行 原意: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计意: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第十八策:以毒攻毒 原意:攻:治。用毒药治病毒。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计意: 成语出处宋罗泌《路史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