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不会吧,还有新的? (第2/3页)
傅调的实力感觉有点模糊,并不清晰的主要原因。 但是…… 现在就陈颖刚刚的这个实力,就算他学的不是钢琴,他也能感受的非常清晰,毕竟他也是需要背谱的。 背谱是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中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很多学习音乐的人都会被这个问题给困扰,甚至感觉到头疼。 甚至还有人因为背谱的问题而整睡不着觉,在研究怎么才能够将整首作品给完全背下来。 可能会有很多的人觉得,背谱这玩意不是很简单吗?你弹,弹上几百遍,让身体用肌rou记忆将这一首作品给完全背下来,那不就直接成了吗? 只要身体能够记住,那么你还怕什么? 听上去好像是蛮不错的,但是问题是……这个并不是背谱的目标,并且身体记忆这玩意,极为的不靠谱,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学习音乐中的一个糟粕。 所有用身体记忆乐谱的人,最终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遗忘。 身体记忆是很容易遗忘的,正常情况下遗忘其实倒也还好,稍微多顺几遍便能够直接顺下来,但是如果是在一些特别紧张的场合呢?例如某一次考试,某一次音乐会,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时间呢? 在这些地方,你用身体记忆你还能够特别清晰地记忆起来自己所需要演奏的内容吗? 很明显,完全不可能。 因此对于学习音乐的人而言,身体记忆是最为不靠谱的一种记忆方式,而最为靠谱的记忆方式,便是如同背语文书那般,去死记硬背上面的内容。 例如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第一颗音是c八度,力度是f,还需要弹两下,随后跳转到最上面的音。 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开头的音是c的八度,随后便是拿波里六和弦,c,as,es,h,这样走。 如果只是这样背其实还是不够的,如果你让一个专业学习音乐的人,给他们几张五线谱纸,让他们默写出几百个节,几千几万个音符,再加上所有的表情符号,音乐术语,他们能够将其完完全全,丝毫不差地给你默写下来。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能够给你分析和弦的走向,在下面写下和弦标记。 这个,才算是彻底地背上这一首作品。 听上去就感觉累,甚至感觉就好像背一整篇出师表一般,这已经不仅仅是累的感觉了,这已经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痛苦。 每一位专业学习钢琴的人,几乎都要在拿到新乐谱的一周时间内,将十几页的乐谱用这一种背谱的方式给背上。 要知道,这个还仅仅只是最简单的,最基础的背谱。 背谱就花了这么久的功夫,这么难,那么后面呢? 正常一首崭新的,能够作为音乐会储备曲目的大型作品,基本上一个月内,你就需要有完全做出来,这个压力已经不能够简简单单算作大,而是非常痛苦了。 吴宏陈颖等人深陷这种痛苦之中无法自拔,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其他的内容,所以他们对于背谱的痛苦以及音乐会曲目量的储备非常的敏福 结果现在,他们听到傅调的音乐会,看着傅调在舞台上发光发热,展现出非比寻常的音乐素养,还有那根本看不到边际的音乐会曲目库存储备。 不其他的,就单纯傅调这个上半场的曲目量,如果给吴宏陈颖他们来准备,如果不要求曲目储备,只是单纯地将其练完能够上音乐会的层次,而不是练完丢在曲目库里面不停地回顾。 那么就目前这样的表现,就这些临时多出来的作品,他们绝对需要准备上半年将近一年才能练出来这样的曲目量。 而想要达到傅调目前表现出来的水平…… 这个就不是你准备多久能够达到的,而是需要用水磨的功夫慢慢去准备的,勉强够得上傅调的边边的话,一首作品他们最起码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去专门磨这一首作品,将所有的细节全部磨到位,再加上他们在音乐上的赋,才能够勉强做到。 因此,他们不去考虑傅调本人在音乐上的水平实力,仅仅只是考虑附带哦目前所展现出来的曲目量,仅仅只是这一项便足以让他们感觉到绝望了。 不管这个是傅调的储存曲目,又或者这个是傅调最近几周才练出来的,都足以让人震撼。 只不过,现实可能比他们想的更为震撼。 这些作品,是傅调到荷兰皇家音乐厅后,在音乐厅里面感受着环境,临时选出来的作品。 从挑选作品,到练习完成,再到处理成可以进入音乐厅演奏的水平,这一切可能也就两三的时间,并且傅调还是坚持8时工作制的,并且8时的时间内还需要摸鱼的那一种。 如果实际算下来,可能连24时都没有,傅调就处理好了这些作品,将其打包成之前在柏林音乐厅时候演奏的独奏下半场的水平。 听上去可能有点太过于恐怖,可是对于傅调而言,这一切其实都有点水到渠成,并不困难。 因为他的水平本身就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 他所演奏的作品,根本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他只需要将这些作品背下来就可以。 对于肖邦,傅调经历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他已经有了一个独属于他自己的肖邦诠释方法,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诠释肖邦,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