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贾元春 (第2/2页)
下,一本正经且严肃的这么多。 “明白了,就回去吧!”杨清音放下了茶杯。 “多谢母后提点,臣妾告退!” 待元春离开后,杨清音忍不住叹了口气。 贾家暗地里的动作,连她都注意到了,皇帝岂会不知道。 任由贾家老二折腾下去,引得皇帝震怒出手,只怕太上皇的也保不住他们。 只是看在儿子面子,杨清音才会提点这些,她希望贾元春是真的听懂了。 出了宫,贾元春上了轿子,心里仍回想着皇后的话。 “看来是家里人,做了不该做的事……” “我家当年为太上皇心腹,东华门事变踌躇不决,因此恶帘今圣上,近些年来地位一落千丈……” “如此时节,正该韬光养晦,不露锋芒……” 心里暗自分析着,贾元春逐渐有了主张。 待回去之后,她便会命人回去传话,告诫家里人不要妄动。 另一头,乾清宫内,朱咸铭正在翻阅奏报。 近期事情很多,主要是忙给西北增兵,粮草调拨已经在进校 “陛下,吏部拟了份官员名单,分别是安南都指挥使,台湾布政使,云南按察使人选……”
“内阁票拟通过,呈送陛下圣裁……” 两鬓斑白的老太监,将一份奏章递到朱咸铭面前。 别看老太监表情和煦,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看起来跟邻家老头儿一样。 实际这位可是十足的狠人,在东华门事变后执掌东厂,为朱咸铭铲除了不少心腹之患。 如今更是荣升司礼监掌印,成了世人口中的内相,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绝顶人物。 朱咸铭看奏章时,吕通就在一旁介绍,把拟任官员信息详细讲来。 “准了吧!” “是!” 紧接着,吕通又递上一道奏疏,道:“陛下,近日西北增兵,从江北直转金陵的十万石粮食,如今被划拨北上……” “空缺的粮食,户部奏请从金陵解决……” 没等吕通完,朱咸铭冷声道:“金陵解决?如何解决?加征到百姓头上?” 见吕通不答,朱咸铭追问道:“就没有别的办法?” 打仗最耗钱粮,金陵虽然富庶,但已向朝廷缴纳过赋税,虽然额外留存了些,但要维持几万大军征剿之需,确实是捉襟见肘。 百姓已是苦不堪言,再次加征朱咸铭于心不忍,所以他知道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事实上,办法有也有,而且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 比如皇帝陛下的内帑,就有存银一千二百万两,随便拨一点儿也就足够了。 可皇帝不主动提,他吕通哪敢擅自开口。 稍加思索之后,吕通答道:“陛下,百姓无粮可征,商人却有钱可取!” “什么意思?” “不如号召……金陵巨富,捐纳剿倭之钱粮!” “金陵巨富?” “陛下难道忘了,金陵巡盐御史衙门,下面可管着不少盐商!” 朱咸铭思索后,徐徐道:“让盐商捐钱?他们只怕不会愿意!” “可让金陵薛家带头捐献,再让巡盐御史衙门施压,这些人也就从了……” “这……倒是个办法!” 深思之后,朱咸铭点头道:“如此,司礼监跟金陵薛家下急递吧!” “是!”吕通收起了奏章。 “起来,薛祯过世已有七年了吧?” 吕通答道:“陛下圣明,薛祯正统三年过世,至今已是七年了!” 感谢“景盛”的打赏,感谢大家订阅支持,感谢大家的月票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