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人心无穷大 (第1/2页)
面对姜红菊火辣辣的目光,史少华一时语塞。 能会道的他,变成了怂包。 这男人啊,在美女面前,往往思维迟钝。 史少华清楚记得,姜红菊在初中班上,那是学霸! 前面二次同学聚会,姜红菊都没有参加,可见她的高傲。 她是孔雀公主,是白雪公主,一般的同学,难入她的法眼。 不过史少华例外! 姜红菊没想到,当年她感觉一般的史少华,竟然混得风生水起,成了净空县的大名人,神似的存在! 也就是,在姜红菊眼里,史少华有了神格。 所以,史少华入了姜红菊的法眼。 姜红菊在近海镇一家银行,担任主任一职,年薪二三十万。 和陆欣欣相比,姜红菊胜出一筹。 因为拿工资的单位比较,银行比学校吃香。 教师在清水衙门工作,孩儿王,拿着固定的工资,奖金很少。 而银行工作人员的奖金,弹性相当大。 教师之间为了一点奖金,往往你争我夺,愈显这个行业的窘态。 教师是辛勒的园丁没错,但有些教师,只往钱眼里钻,利用业余时间,私开培训班,违规收费,这样的教师,不仅不是为人师表,而是品行恶劣。 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强行向家长索取钱财,丑态百出。 这少数教师,严重败坏了教师的名声,影响了教育生态。 来去,都是金钱惹的祸。 不管在哪个行业工作,只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行稳致远,人生才有意义。 记住一句话:\你永远走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地方去。\ 你的认知,就像一个无形的圈;而你的生活范围,就在圈子之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只有经营好这些圈子,生活才富有意义。 史少华的生活圈子,主要是亲人圈,朋友圈,同学圈,邻居圈,同事圈。 对没有单位的纯农民来,少了一个同事圈,朋友圈、同学圈基本上也没樱 因为钱少,还攀毛个朋友啊。 所以农民的生活圈子,一般就是亲人圈,邻居圈,只有二个圈。 打工仔稍微好一点,是有朋友圈、同事圈、同学圈的,不过圈不大。 只有像史少华、姜红菊这种在社会上层的人,拥有完整的五个生活圈子。 不过姜红菊终归是女人,圈子不可能像史少华这样大,她走精品路线,每个圈子的人,数量并不多。 史少华走上社会前,不在姜红菊的同学圈里! 虽然是同学,但姜红菊从来不联系史少华。 自从史少华成了净空县名人,姜红菊才放下矜持,主动联系史少华。 这么吧,如今的史少华,能够打入净空县任何部门。 净空县委书记常建已经决定,让史少华当选县人大代表,直接送省,到京城参选全国人大代表! 常建决定了,下面不少人动了起来,虽然还没有揭晓,但史少华成为县人大代表,已是铁板钉钉的事。 平心而论,史少华有资格担任县人大代表。 姜红菊端起杯子,祝贺史少华取得的不少成果。 言语之间,十分欣赏,乃至羡慕。 \少华,你这几年的成果,比我大,祝贺你!\ 史少华看着姜红菊稍显严肃的表情,笑道:\老同学之间,不必这样客气!\ 姜红菊莞尔一笑,迅速调整态度:\哪怕是老同学,这祝贺是免不了,虽然是迟到的祝贺。\ 不错,姜红菊的这祝贺,的确迟了。 她没有想到,史少华已有好几个准情人! 徐灵儿是史少华的未婚妻,姜红菊是知道的。 但史少华还有好几个情人似的朋友,姜红菊并不知情。 她在近海镇银行工作,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对史少华的情况,的确不清楚。 一向高傲的她,这次放下身段,主动请史少华喝咖啡,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姜红菊有一个计划,要和史少华谈恋爱,成为夫妻,这样做,她认为门当户对。 史少华虽然成了净空县大名人,但没有生父母,这是一个短板。 而姜红菊的父母,则都健在。 此外,姜红菊的亲戚里,有好几个做了高官和大老板。 姜红菊父亲是乡镇干部,母亲是会计。姜红菊父亲的胞弟,是部队正师级。 如此优越的家境,使姜红菊的那双眼睛,经常瞄到上。 男方必须是上中龙,在上,她才愿意谈。 有这想法,那是正常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祖老子认为,水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 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没有通手段,哪来家财万贯。永远记住,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局势,不在力耕。所以,你要抬头看路,而非只是低头干活。 亲戚再有钱,他不会给你花一分钱。朋友再有权,他不会给你用一下。所以呀,没有必要去攀附那些任何人,你没本事,任何人都不是你的靠山。 史少华一直牢记这些话,所以对达官贵人,一直不卑不亢。 不阿谀奉承,这是史少华做饶底线。 人,只有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