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龙遗丸 (第1/2页)
玻璃长盒里,平放着一支人参。 段静芷拿过来递给崇宁,小声说道:“宁哥儿,你看一眼。” 崇宁打开盒盖,将那支人参取了出来。 卖家是一位络腮胡的中年男人,他看了下崇宁,说道:“正宗长白山野山参,百十年了。” 崇宁微笑着点了下头,没有说话,仔细打量一番。 野山参的年岁越久,越是珍贵,三十年以上的老参,甚至可以给濒死之人吊命。 野山参的辨别,也是一门学问,注重的是看五形,识六体。 五形是指芦、艼、纹、体、须。 六体是说灵、笨、老、嫩、横、顺。 其中最主要的是看芦头和艼。 芦头是人参主体的顶端,和小脑袋一样。 圆芦是野山参的标志,二十年有一横指长。 参艼是芦头上的不定根,弯弯曲曲,又细又圆,类似于人的手臂。 艼是鉴别参龄的关键所在,常见的艼有毛毛艼,顺长艼,蒜瓣艼和枣核艼。 三十年以上会有蒜瓣艼,五十年以上才会有枣核艼。 这支人参的体形和参须,洒脱自然,倒是野山参的模样。 芦头也是圆形,有一指多长。 参艼略粗,犹如蒜瓣的形状,是明显的蒜瓣艼。 皮色,纹路和参须也都苍劲老成。 整体来看,是一支至少三十年的野山参。 段静芷凑过来,问道:“宁哥儿,怎么样?” 人参是大补元气的珍贵药材,也是百草之王。 段静芷的父亲重病在身,她是想买来,为其补身续命。 毕竟,老山参越来越少,很是少见。 上百年的野山参,市场价都能卖到两三百万。 即便如此高昂的价格,仍旧一参难求。 所以她看到这个人参,较为激动。 崇宁看着人参,凭借自己经验辨别,似乎没什么大问题。 只是参龄没卖家说的那么老,三四十年倒是可能。 他沉吟下,说道:“芦头和皮色有一眼,就是这参艼可不像百年啊。” 络腮胡笑了,“一看这小哥就是行家,这野山参确实不到百年,不过三十年是有的。” “你看看这参艼子多粗,这体态多好看,都快成人形了。” 之所以叫人参,是因为形状近乎人形。 尤其是老的野山参,芦头为首,参艼似臂,主干是身体,参须分叉粗壮如腿。 活脱脱是一个山林小精灵。 所以,挖参圈里才有人参会跑的传说。 络腮胡趁热打铁,说道:“货卖识家,小哥也是识货人,价格方面我也不会唬你。要不拉个手?” 说着,他笑眯眯地伸出右手。 崇宁还没完全确定这个参的真假,药草一类不是太熟悉。 他想用千金手辨别一下,毕竟这是治病救人的东西。 蹲在地上的玄真,突然冒出一句,“假的玩意,谁买谁棒槌。” 络腮胡顿时不乐意了,脸有愠色,“这位伙计,你是不懂规矩,还是成心捣乱啊?” 在古玩交易时,当面说假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遇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