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学前 第七节 谁是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持续不断的斗争 (第2/2页)
“你真的要这样么?” “你要是只顾自己,我也不愿意和你生活在一起。”于是我进屋,把他的零食和咖喱土豆饭的酱拿走了。“先断你的粮食!” 期间,他又把门关上了,我敲门,他不开。我甚至踢了门,让他把门打开。但我没有情绪失常,我知道我在干啥,还比较有意识。很快,他就开了门。 他以为我要走,就说“你要走,你就走呗”,表示他的无所谓。 “我没要走,我还想和你聊一聊。” “我不想听你说,你啰嗦。” “是的,孩子,我过去是啰嗦,但是我是你mama,我也在努力,我就是这样的mama,你得接受。” “那不是因为你,我也不可能在这里。”(指来广州) “那没有我,也没有你呢。” “会有我,只是我不在这个地方。” 接着,儿子就扯出来了一些他不愿意出生在这个家里等等一些事情,他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就不选择我们这个家庭。(这是进入青春期之后,他说过很多次的类似的话,他觉得爸爸不好,mama不好,总之我们家就不好,他下次不想选择我们家。这个可以留待以后详述。) 后来,我看扯远了,我说,“反正,现在就我们两个住,你看看怎么去生活吧。” 其实,我也很奇怪,难道他不懂得要照顾同行者么?不会呀,他平常也是看到我们是怎么做的,他周围的人都还是挺照顾别人的呀。而且他自己在外出和别的伙伴在一起时,他挺会照顾人的呀。 是哪里出了问题了么? 儿子说,“我现在就是不想洗,我生气了。” “那上午你没有生气时你也没洗呀?” “那时候是我不愿意洗。”
“那我能不愿意,我就不做饭了吗?” “你不是就没做么?”(指中午这顿) “那你吃的不是呀,是mama买的酱呀。” “又不是你做的!” “那也一样呀,还有饭,不是mama上午做的吗?” 唉,真服了你,家里没有人会像你一样如此会辩解,简直口若悬河,斤斤计较。跟谁学的呢? “我现在生气了,我就不想做。” 好吧,不揪这个问题了,先看看生气这事儿吧。 “是什么事情生气了?” “不想说,说了你也不懂,我不想听你啰嗦。” “那我不说呗,我就听你说。” “不会的,每次你都这么说,我说了,你又会说,有什么呀。” “好,这次不说,我只听你说吧。” 最终儿子说了,我猜得不错,就是上午帮他转学籍时发生的事情,他听到爸爸和我打电话时责怪的口气,还有好像很生气的样子。爸爸确实有很大的情绪,但只是因为着急,这是他说话的习惯。我了解,所以我并没有受伤。但我看到他说的时候,眼眶里都有眼泪了。 我答应过的,我只听他说。 后来,我只是说了一句,“哦,我理解了”,然后,我就离开他的房间了,并轻轻地带上门。 -------------------------------------------------------------------------------------------------- 好复杂,中间夹杂着很多情绪和事情,也许事情就是这样的。 首先,孩子确实不愿意做事情,所以常常说“我现在不想做”,目前都会顺着他来,但是最后他还是要做的,在不影响下一件事情的前提下。 其次,孩子有他执拗的一面,他不畏惧强势。如果我越是非要,他就越不做,这个特点在过往的事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之前暴力也用过,强势也用过,但愈强硬,反抗愈厉害。还得顺着捋。 再次,就是孩子情绪的问题,一旦发生,简直是全世界都崩塌,就甭想听他好好说话了,他会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管事情是多紧要,此时的情绪最重要,因此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使情绪安定。 所以,这个孩子基本上还是一个活在当下的正常孩子。在还没有真正发展出同理心的前提下(要到十一年级呢),他就会很自私。我理解,但我也要让他看到还有更好,更合适,更高尚的做法,他可以现在做不到,但将来他要往更好的方向去,不要认为只顾自己就是唯一的做法。 这场斗争要持续多久呢,我也不知道,慢慢磨炼吧,对我和他都是。 最后,我也给爸爸发消息了,没有埋怨,只是告诉他我们的感受:你用责备的口气说话,我们觉得很不舒服。目的不是让他改掉,而是告诉他我们的感受,他自己选择应对的方法吧,仅此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