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崇祯皇帝上坟哭错人 (第3/4页)
世良掌握炮兵部队,通过赵文才掌握骑兵部队。 然而这种间接指挥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孙承宗身上体现的。孙承宗作为关宁军的原始创始人,天启二年,孙承宗忧心辽东局势,他作为中极殿大学士自请前往辽东督师,天启皇帝对孙承宗非常信任,命他以原官督理关城及蓟、辽、天津、登、莱各处事务。 孙承宗在抵达发现先前关上的士兵没有纪律,而且有大量的不符合条件的人冒领军饷,于是孙承宗阅兵后,将河南、真定等地不符合条件的士兵全部遣回。将鲁之甲所拯救出的难民征召七千人出来去驻守前屯,杨应乾招募的辽人军队去镇守宁远…… 关宁军是因为袁崇焕只有山海关和宁远两镇军权,才能称为是关宁军,关宁军的前身这支军队,其实是孙承宗的,就像乔布斯对于苹果。 当时一系列的将领,如祖大寿、袁崇焕、满桂、赵率教,何可纲等明末一大批将领,都是孙承宗提拔起来的。 这样以来,孙承宗手底下的将领从大同,到宣大,尤世禄也是孙承宗提拔的将领,包括辽东,孙承宗可以通过将领影响决策,以及军事行动。可问题是,有人对孙承宗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现在关宁军兵强马壮,这个原始创始人也该功成身退了。 然而问题是,满桂死了,赵率教也死了,袁崇焕死了,何可纲也死了,唯一幸存的祖大寿被包围在大凌河,谁最着急? 肯定是孙承宗,因为通过祖大寿,孙承宗可以影响到关宁军,崇祯二年的时候,祖大寿听说袁崇焕被捉拿起来问罪,他吓得带着七千余关宁铁骑,跑到了山海关,是孙承宗把祖大寿给劝回来的。 只要孙承宗不下台,还站在台上,无论是内阁首辅,还是内阁大臣,都会感觉到脸红,论资格之老,谁能比得上四朝元老,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而孙承宗的这个中极殿大学士,正常情况下,是首辅的标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坐蜡的可不仅仅是崇祯皇帝,而是内阁的四大阁老,于是,关宁军昏招一招接着一招,两千、六千、六千,这是典型的添油战术,也是兵家大忌,孙承宗不懂吗? 懂,但是他没有办法。 没有祖大寿这个关宁军名义上的老大,孙承宗的手也插不到关宁军内部,这场大凌河之战,祖大寿为什么在投降后,可以只身跑回锦州?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祖大寿被出卖了,被他的亲姐夫,以旧部出卖了,如果祖大寿死了,吴家可以顶替祖家,成为辽西将门之首。 皇太极多精明?他要一个必死之人祖大寿有啥用?还不如放祖大寿回去,让祖大寿在关宁军内部充当搅屎棍。果然,在祖大寿回去之后,吴襄就成了阶下囚,被问罪了。 可问题是,崇祯皇帝还是太年轻了,玩不过这一群老狐狸,而且他还没有主见,被人一忽悠,就把怒火烧到了孙承宗身上。【1】 【6】 【6】 【小】 【说】 孙承宗此时也辩解无力,辩无可辩,只能请辞。 孙承宗被坑了,因为他通过的将领直接指挥军队,对方只要把将领干掉,孙承宗就没有办法了,满桂也好,赵率教也罢,包括祖大寿、何可纲,他们全部都是中了全套,而且是内贵的圈套,被活活坑死了。 程世杰思考许久,他决定向镋学习,把支部建立连上。 程世杰现在还没有一个属于他的镋,那就把监军建在司上。 宁海军的编制是一队十二人,四队为一哨,五十人。三个步兵哨,一个火力支援哨,两百名战兵,一个百总直属辎重运输队,一个通讯、警卫队,一个军法队,一个医护队共计三百人。
三百人的部队,程世杰的对标,其实是建奴的一个牛录。建奴是奴隶制的部落联盟性质,虽然说一个牛录三百人,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个三百人的牛录是不满编的,有可能只有二百人马,也有可能是二百五六十人,有可能只有一百人。 在一个火力支援哨八具迅雷铳二百四十联发的火铳打击下,拥有一百五十余具弩机,完全有足够的机率挡住建奴的冲锋。 作为一个基础的战术单位,如果掌握着对讲机的百总被策反或者阵亡了,副百总其实是顶不上去的。 作为机关干部的程世杰非常清楚,副任,包括自己这个的副主任,一直是被顶头上司,正职提防和打压的,在上司突然死亡的情况下,程世杰是无法直接接手机关办公室这一大摊子事务的。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配套一个隐性的班子,就像苏军军中的影子部队。在苏军一支部队上前线的时候,副职为主的一套班子马上开始执行扩编计划,就算原班人马打光,影子部队就摇身一变,成为新的军队。 镋支部建立在连上,并不是设置一名指导员那么简单,指挥员为什么可以和连长平起平坐?因为部队中的镋员都是业务骨干,差不多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人数是镋员,这是指导员的基本盘。 如果指挥员只是一个人,连长可以轻易架空他,但是有所有业务骨干成员为基本盘的指导员,连长也是难以控制的。 按照程世杰的想法,在司这个级别上,军法队的队长将有司监担任,司监的基本班子就是一支十二人组成的军法队。 到总领,需要设立总监,总监的直属下属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