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回 永别了,史阁部  (第2/2页)
 李国翰仍是一脸严肃:「至于你率军擒得正二品督师,我也会向上面如实禀报。你带着督师去北面,殿下在北面。」    「是。」刘之源把背一挺,这是军礼。    李    国翰策马向前,追赶逃跑的明军。    他身后的士兵,纷纷向刘之源竖起大拇指。    活捉敌首,那可是大功一件。    刘之源喜滋滋的接受同僚的祝贺,然后押着史可法逆着辽东军前往北门。    越往北局势越稳定,训练有素的辽东军已经设卡,对刘之源稍加盘问,就给他们放了行。    遇到和刘之源熟悉一点的,还会怂恿他请喝酒。    每当遇到这类事,刘之源都笑着回答「没问题,喝不死你。」    城北楼上,杨承应端着望远镜观察战场。    他的指挥部已经挪到城北。    「刘肇基率四百士兵殊死抵抗,被我军全歼。」    「副将乙邦才与我军交锋,被我军消灭。」    「总督卫胤文自杀。」    「李本深在城西负隅顽抗,被我军击毙。」
    消息像雪片一样飞到杨承应这里,预示着辽东军已经取得一场空前的大胜。    接着,侍卫来报说,史可法被李国翰的部将刘之源逮住,押送到城下。    杨承应当即让刘之源把人送上来。    沿着血迹斑斑的城墙,史可法神情淡定的走着。    他已经意识到,明军不可能打赢辽东军。    很快,他的身影出现在城头。    杨承应注视着他,说道:「史阁部,久仰大名,今日能够见上一面,三生有幸。」    「杨经略,我虽然没有见过你,但也是久闻你的威名。」史可法不卑不亢。    「算了,我也不和你废话,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投降。」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可言忠,如果杨经略还有一丝忠心,请把我葬在钟山之侧,让我侍奉我朝太祖高皇帝吧!」    「史阁部的心愿,我会帮你达成。」说着,杨承应一挥手,数名侍卫出列。    史可法面色平静,视死如归。    杨承应道:「你们替我送史阁部一程,然后把他的尸身,收殓后用棺椁装好,翌日安葬在钟山之侧。」    侍卫们抱拳领命,走到史可法的两侧。    「多谢。」史可法抱拳,然后转身,慨然离开。    这时候,侍卫来报,胡茂祯和郭虎已死。    「这两个人也算对得起史阁部,把他们的尸身收敛,将来葬在史阁部的坟茔旁,将来立祠,也可以得到香火。」    杨承应说完,不由得叹息一声。    南明老弱妇孺皆知的一代名臣,为什么只有一个史可法。    当史可法的一些事被发现,为什么又有人对他唾骂,觉得他误国害民。    其实,就因为弘光皇帝不是个东西,马士英、钱谦益又把个人利益凌驾在国家利益之上,除了内斗还是内斗。    直接导致史可法始终得不到钱粮接济,拉不出一支像样的队伍抗衡江北四镇的刺头。    他倚重跋扈的高杰,完全是因为江北四镇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高杰。    可叹高杰也好,史可法也罢,都有自己不能控制的形势。    统一的大势如洪流一般,谁也阻挡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