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两味药足矣! (第1/2页)
“什么是胶原性疾病?” 女孩认识字,她虽然病情反反复复,但也念到了初中毕业。 她有些疑虑和不解,胶原是什么? 江飞在胶原性疾病后面又加了个括号,时因患者久病多虚,历节病变多因肝肾不足,血气亏虚有关。 “这是西医病名,解释通俗一些就是从你生下来之后,基因里面自带的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偏向风湿类疾病,从而导致的发烧发热,浑身乏力等等。” “而在我们中医这边看来,并没有所谓的什么先天性疾病,其实都是五脏六腑的一些病变。” “你这么多年出现这种情况,势必吃了很多药吧?中药也有,西药也不少吧?” 江飞说到这里,笑着问她。 女孩还没有开口,一旁的王站长忍不住说道:“小江大夫,你说的太准了,我闺女这么多年中药吃了至少有几百剂,西药也有几百盒了,花销不计其数,但就是不好啊。” “没办法了之后,只能从七零年以后,开始服用进口的那些什么激素药,吃了之后就不发烧,但不吃就会发烧。” 王站长说到这里,脸上已经透着一抹绝望之色,任谁被折腾这么多年,都还治不好病,都会失望。 “如果我所猜不错的话,以前你女儿看中医的时候,吃过桂枝芍药知母汤吧?吃过柴胡桂枝汤,还有柴胡干姜汤吧?” 江飞脸上依旧带着笑意的问着王站长。 王站长有些回答不上来,他也不是从医者,哪里知道什么汤什么药。 倒是一旁的孙芳对王家姑娘很了解,毕竟和王站长也是老同事,也知道一些服药情况。 “小江,你怎么知道?这些药的确开过。” 江飞看了眼孙芳所长,然后无奈摇头说道:“因为历节病的方剂就只有那么几个,都在仲景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记载着。” “历节病就是我所说的类风湿和风湿关节病,在唐朝之时被称之为麻痹之证。” “在《金匮要略》里面被记载为历节病,但在《伤寒论》里面规划为了太阳病篇。”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名曰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这里所说的是关于湿痹的介绍和治疗理念,当然与历节病有所区别。” “历节病可以分为五种证候,肝肾不足,水湿寒凉有之。” “阴血不足,外感风邪有之。” “气虚饮酒,汗出受风有之。” “胃有蕴热,外感风湿有之,以及过度食酸咸,内伤肝肾。” “最后一种就是她今天这个情况,肝肾不足,内生血虚,筋骨不利。” 江飞头头是道,这一句句的说出来,就连孙芳都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而且她听的也有些吃力,甚至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跟师的时候,那种局促不安的感觉,也越来越重。 江飞却没有注意孙所长的表情,他依旧继续说着:“她的病其实很一致,以前的中医所开的药也并没有出错。” “但唯一出问题的是证变了。” “中医看病开药,凡事都将一个证字,没有证,没办法开药。” “她如今已经变成了久病多虚,加上肝肾不足,血虚而不得健康。” “说的简单通俗一些,就是你以前病的时间太久,吃的药太多,使得你身体越来越虚。” “所以需要补气益血,把你身体调好了,体内成为一个完整的循环,你的抵抗力强了,你的免疫系统恢复,自然你的病就好了。” 说到这里,江飞在处方单上面,写下两味药,便递给女孩。 “最近半个月,吃这两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