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要分红 (第2/2页)
,他都不管。 对于老陈,杨舒力也是有想法的,左手残疾,最好在cao作间,不合适在柜台接待顾客,因为有些顾客可能介意。 但他没有说出来,人选的事他不想参与了。 当然,百福广场两个铺面的装修费用,以及开店所需的费用,都由元酥rou所赚支付,这笔钱是在杨舒力手里,目前账户上已经超过10万。 关于自己的分红,杨舒力的意思是每个月的利润的30%给他,其余的交给杨升元和向叔叔支配。 至于向叔叔能得到多少,让杨升元和他商量好了,杨舒力不知道该如何为向叔叔“定价”。 经过几个月的运作,他知道向叔叔的作用很关键,是主心骨,很多主意都是向叔叔定的。 如果是他俩开公司,从个人作用上讲,应该向叔叔是老总,杨升元是副总,如果没有向叔叔,杨升元恐怕难以成事。 将来百福广场的门面开张后,如果杨升元算老总,向叔叔相当于副总,他们怎么分配,就让他们自己商量吧。 自己拿30%的利润,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以后时机成熟,他会把这些东西全部交给杨升元和向叔叔。 但什么时候交,他也不清楚,现在他还需要每月有一笔收入。
大致计算过,如果鲜rou饼开业,加上元酥rou,两个店面的收入,30%的利润,他每个月可以拿到1万5千以上,这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收入,不再是集体资产。 听杨舒力这样说,杨升元表示会和向叔叔商量,他问杨舒力30%是不是少了,拿一半也是可以的。 现在元酥rou一个月利润两、三万,加上鲜rou饼,一个月四、五万的利润,拿一半完全可以,剩下的钱支付几个人的工资绰绰有余。 杨舒力没有同意,坚持只拿30%。多拿几千块或者一万块没有太大区别,还不如做个高姿态。 他提醒杨升元,对向叔叔的“定价”要慎重,有个原则,杨升元是老总,向叔叔是副职,就算他事情做得多,也不能超过杨升元。 杨升元说,向叔叔这人好说话,也不贪,他俩会商量着办。 星期天,杨舒力拿着相机到街上,想拍点街景。 背着相机包,走了好几条街,杨舒力发现一个问题,他越来越不敢把相机从包里拿出来。 每次拿出相机,周围的目光全被吸过来,好在尼康950结构特殊,镜头可以旋转,能够放在腰间取景,不那么引人注目,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注意到他手里奇怪的玩意。 在一个有老建筑的小街拍摄时,一个老头走过来,表情警惕地问道:“你干什么的?” “我拍点照片。” “你哪是拍照片?”老头说话气呼呼的。 杨舒力明白了,在一般人眼中,拍照片必须把相机举到眼睛处,眯着一只眼拍。 像他这样把相机放在腰间,低头看显示屏拍摄的,反倒显得鬼鬼祟祟。 老头一脸狐疑地打量着杨舒力,显然,峥嵘岁月占据他的青春时代,以致阶级斗争的弦至今仍然绷得很紧。 杨舒力知道,再跟老头说下去,恐怕要打110了。 赶紧咔嚓拍了一张,给老头看回放,一边解释。 老头弯下腰,看了半天,这才半信半疑地走了。 经过这次“事件”,除非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致,杨舒力不会轻易掏出相机。 毕竟,此时此刻,整个凌江市可能只有这一部数码相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