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人生_第37章IMO开幕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IMO开幕式 (第1/2页)

    德意志,北部城市,不莱梅

    第50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便是在不莱梅举办。

    这几天,来自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奥数竞赛队伍陆续抵达不莱梅。

    每一届IMO,都有严格的时间节点,比如这一届IMO就规定,2月16~2月27日各代表队实时在线注册参赛,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法注册参加不了IMO;比如6月2日之前就得在线注册各代表队参赛选手。

    按理说,7月10日各代表队领队抵达,7月13日副领队带着选手抵达即可。

    不过华夏距离德意志万里之遥,柏林时间与华夏京城时间有六小时的时差,所以整个华夏国家队在7月9日就抵达不莱梅,预留了倒时差的时间。

    入住了德意志主办方安排的酒店,徐征等人对住宿安排均感到满意,酒店算不上豪华却干净舒适,而且环境相当的幽静,距离比赛场走路十分钟就可以到了。

    徐征和韦冬弈住一间房,两个人正当年轻,身体倍儿棒,精力充沛得很,也没有什么倒时差的痛苦。

    到了不莱梅,没有培训时的高强度,而是每天做一道题热热身,保持着状态。

    酒店房间,徐征正在用自己的笔记本看论文着,YOYO终于完成了整篇论文的审查、修改,而徐征则是再次检查一遍。

    确定没有问题后,接下来便是投稿的事情。

    想来想去,国内的期刊应该是没戏了,他这段时间可没少了解,隐隐间他已经明白为何自己的论文会被拒稿,估计很大的原因是他的身份只是个高中生,编辑一看就直接咔嚓掉拒稿。

    所以他想去海外期刊事实,千挑万选,他决定选择期刊《数学纪事》试试。

    《数学纪事》,也有翻译成《数学年刊》(AnnalsofMathematics),位列世界四大数学期刊。这本期刊创建于1874年,是四大期刊里面最老的期刊,目前由普林斯顿大学和其高等研究院联合出版,每两个月出版一刊,每年不过百篇。

    “三清道祖、佛祖保佑,论文顺利通过!”徐征将论文上传到了《数学纪事》的投稿网站,然后留下了自己的邮箱,顺便暗暗祈祷一下漫天神佛。

    随后徐征就关掉网站,这种期刊审稿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排队一个月两个月编辑才联系他都是很正常的,就是排队一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

    朱领队连续三天去开领队会议,由副领队带着他们。

    徐征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各国、各地区参赛队伍的领队自从第一次领队会议开始,就不再与队伍联系,也无法与外界联系。

    出于公平竞赛的考虑,自从1959年第一届IMO举办之日起,这个规则便开始实施一直持续到今天。

    各国领队集中在一起,每天出一到三题,形成近300题的题库。之后领队们经过几轮筛选,投票选出票数最高的六题作为本届IMO的六道正式竞赛题。并各自翻译为本国语言报主办方备案,各国选手届时拿到的竞赛考卷,结为母语版,所以在做题方面不存在语言障碍。

    直到竞赛结束,领队们才被放出来,这种机制尽可能地确保了竞赛的公平性,避免有领队将竞赛题目泄露。

    一大早,在吃完早餐之后,副领队就集合了队员们,进行着赛前动员:“从1985年第26届IMO我国参加IMO赛事,迄今为止已经获得101块金牌、26块银牌、5块铜牌,囊括了14个团体冠军,其中两连冠2次、三连冠一次、四连冠一次,是这个赛事当之无愧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