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第2/2页)
纵情声色不肯出来。 这一下子,他再次失了军心! 先失民心,再丧锐气,又无大义,如今军心也已经没了,公孙将军败亡就在旦夕之间了。 其长子公孙续不忍公孙将军败亡于易京之中,便请令带着些许心腹人手冲出了袁绍的重围逃入了冀州,想要联合黑山贼张燕出手救援。 我等眼看如此,知道这或许是最后的机会。 所以只能冒险行事了。” “公孙将军现在已经如此了么?” “对,或许是经历了众叛亲离,心腹大将又接连战死,从而受不了了。 而且刘使君和他之间的事情,也让公孙将军伤得很深....” “刘虞?那家伙不是被公孙瓒灭了满门么,他们两个莫不成还有什么故事不成?” “也算不得什么故事,只是双方性格本就是完全相悖的两个人。 公孙将军虽然出身公孙家,不过却是妾生子所以一直得不到家族之中的助力。 这些年是靠着自家岳父和两位恩师的照拂,一步一步在军中杀出来的名声。 可以说公孙将军是幽州一脉的代表之人。 而刘使君则是不同,他是朝廷委派的幽州牧,在他之前先后有太原郭家的郭勋和陶恭祖两位刺史。 在幽州都没能做出任何成绩便最后草草收场了。 只有刘使君不同以往,并没有重用兵马武勇,反倒是让公孙将军放缓对塞外乌桓的进攻。 然后大肆拉拢塞外的乌桓人,用开通边市这种办法拉拢胡虏的心思。 这么做的确是安抚了乌桓好多年,也让双方平安无事的同时,大力开荒耕种,一度让幽州这种贫瘠之地,成为整个大汉排得上号的产粮重地。
那时候幽州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当好的。 所以哪怕是公孙将军成天明里暗里的骂刘使君迂腐,但是对于刘使君做事,也是一路放行辅佐。 同样刘使君虽然成天骂公孙将军粗鲁,可是对于公孙将军也是无比信任,兵马粮草从来未曾亏欠过。 本来两个人的关系虽然算不上亲密无间,却也是极好的。 就会当初刘使君之子刘和不幸被袁公路擒拿,公孙将军明明已经派出人手前去和袁术交涉,让袁术放了六合。 可是转手间,这位刘和再次被袁绍扣住了。 而且还传话出去,他被扣押,全都是公孙将军麾下....” 说到了这里,陈宫也算是有些明白了过来。 “若是如此老夫就明白了过来,我还在说刘虞那家伙怎么就突然想不开非要征讨公孙瓒。 结果还把自己给征讨没了....” “哎,这真的是一笔糊涂账,这件事情他说不清啊!”简雍再次连连叹息,“本来就因为刘和的事情而有些许问题。 结果公孙将军在说和的时候,顺手将刘使君的手中兵马收编了不少。 这一下子可算是惹怒了刘使君,双方又因为公孙将军明明战败之后还屡次出征的事情而闹得十分不愉快。 公孙将军前脚压了刘使君的人,刘使君后脚就扣了公孙将军的粮草和权利。 然后两个人就开始了互相指责,也做得十分难堪。 公孙将军性格暴虐,在这件事情之后屡次违反命令,又开始侵犯百姓。 刘使君准备赏赐给乌桓等异族的好处赏赐,也被公孙将军抢了一次又一次。 最后刘虞使君不能制止,于是上报朝廷诉说公孙将军侵扰百姓。 公孙将军也不含糊,也上表告发刘虞办事不力,两人相互指责,闹得最后朝廷也无力处理,不好处理。 随着双方的态度闹僵了,修城池以防备刘使君。 同样刘使君数次请公孙将军赴宴也被推辞。 最后刘虞自己纠合十万人进攻公孙瓒,为此还斩杀了劝说他的从事程绪。 结果刘虞太过于心软,第一不许麾下大军多伤性命,第二大军和他一样,甚至不敢多伤百姓房屋。 打仗那是畏手畏脚的,十万大军攻打城池愣是打不下来不说,最后还被公孙将军带着数百溃军给反攻了。 最后一路向北逃至居庸县,守城三日被攻破,公孙将军开始的呼喊还想要将刘使君架空充当他的傀儡 结果刘使君还真有些脾气,不断怒骂让公孙将军的忍耐力越来越差。 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公孙瓒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 同时诬陷刘使君意图谋反,逼着朝中的使者下令将其斩杀,甚至屠杀其... 这一闹,便彻底让自己也走入了绝路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