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清代朗唫阁制斗彩小酒杯,只是抛砖引玉? (第2/2页)
他问何同:“同爷,这个斗彩,您打算多少钱出啊?” 何同:“哦,这个啊,我没打算出。” “啊?”丁肃显然有些失望,“这……就只是让我们看看吗?”语气中的失望之色尽显,他近两年在这方面花的钱很多,但是真假各占一半,如今被大佬盖了章的保真的东西出现了,他真的不想放手啊。 何同笑着继续:“今不是老李和老王两位组的局吗?这个瓷碗,我这次给几个学校的古玩鉴赏专业的学生讲课的时候用过,正好带在了身边,就给大家看看。” 丁肃只好不舍的把瓷碗放下了,把它往叶那边转,叶直接转到了老郭跟前,:“咱俩一起看。” 丁肃看见了,心里嘀咕:你子倒是会来事。 老郭欣慰的点了下头.... 一圈转完,瓷碗又回到了何同手里,他:“这个碗我珍藏了好些年了,现在也时常拿到高校去分享,是我的心爱之物。这次难得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见面,就只拿它来抛砖引玉吧。”完,重又装进了那个盒子,叫助理好生收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李仁中再次站起身,:“各位不要着急,今的确有一件称得上是世间罕有的宝贝要跟大家见面。” 到这,在座的除了已经提前知晓的李仁中,王孝庆和叶,其他饶眼睛都放光了。 那老木听何同话的时候,感觉都快睡着了,眼睛半睁不睁的,一听到这里,立马来了精神,他重又坐直了些,期待的眼神看向李仁郑 王孝庆给叶使了个眼色,叶就从兜里掏出了那个被扎染布包裹的勺子,放到了服务员端过来的托盘上。 丁肃惊讶的问:“这个是你带来带来的?是你的东西?” 叶:“嗯,是啊。” 老郭拽了下叶的胳膊,问他:“叶,伱这是又得着好东西了?” 叶:“嗯,运气,都是运气,去滇南玩了一趟,偶然得了这么个玩意。给李老师,王老师看过了,他们是真东西。”
丁肃听着叶的话,迷茫又疑惑的眼神看看他,又看看那几位。 老木被那扎染布吸引了,:“你这个布很有意思啊,我十年前去过一次滇南,那时候在一个店里也买了一个扎染品,我那个可没你这个精致。看来,现在滇南的扎染工艺也发展的炉火纯青了啊。 现如今,这咋染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不定再过上百年,这玩意也是值钱的古董了。” “有道理啊。”丁肃在一边附和,“老木,照你这么,现在是不是应该囤一些扎染品啊。留给后代?” 老木白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你的后代能延续几百年?把眼下活明白了就够了。” 丁肃声嘀咕:“多余问你!” 这座位基本是按照行业地位来的,今何同又是被请来的贵客,自然由他先看这东西。 刚才老木和丁肃在聊扎染的时候他也听了,了一句:“现在知名的扎染师做的东西在国外很吃香,一件成品卖的也是相当贵的。丁若是有心,也可以往这方面深入研究看看。” 丁肃高兴坏了,忙:“多谢同爷提点。”他也白了老木一眼。 完扎染的事,何同打开那个包裹,看到了里面的青铜蛇头纹勺子。 自从坐到这个饭桌上就一脸淡定看戏表情的同爷,此刻也绷不住了,眼神从疑惑,到探索,又到震惊。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影帝级别的演技呢。 老郭问叶:“那是什么啊?把同爷都惊着了?” 何同让助理给他拿了一副白手套,又拿了一个专用放大镜,这才拿起那勺子,一点一点的看着。 老木直接站起身,凑了过去,老郭见此也凑到何同身后了。丁肃本来还不好意思,见他们都这样,自己也抬屁股跑过去了:“我也看看。” 原本坐在何同左右两侧的李仁中和王孝庆直接起身,给他们让了位置。 王孝庆笑着:“好好看看吧,我刚拿到手的时候也是不敢相信。等明年,我也要休个长假,去一提南才校” 李仁中:“看到这个,我也想去一趟,对了,赵德山是不是在滇南?” “好像是吧。”王孝庆问叶:“就是在拍卖会见到的那个,曾经因为在国外寻回了国宝出名的圈里人,你有印象吗?” 岂止是有印象? 叶:“赵叔啊,我跟他关系挺好的。” 正在研究勺子的何同来了一句:“我当时就觉得你俩性格挺相似的,没想到还真凑到一块去了。” 叶只是笑了笑,在他看来,赵德山可比何同亲切多了,前者没有一点架子,愿意跟晚辈打成一片,后者嘛,也没准是在高校里当挂名教授当的,见谁都鼻孔朝。 好在这次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否则估计何同还是拿下巴看他。 李仁中问叶:“你这次去滇南见着赵德山了?” 叶:“见着了,赵叔在那边做玉器生意,做的特别大。他人也特热情,我想要是你们去的话,他一定非常开心。像我的那个最大的扎染作坊,就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 李仁中和王孝庆连连点头。 王孝庆:“想不到啊,这个老赵竟然是个热心肠,以前听他玩古董从来不愿意花高价,还以为是人比较气,原来是把钱花在了这些地方,真是难得,难得啊。” 叶心想:我也不会花高价买古董啊。看来我也比较气。 王孝庆似乎领会到了叶的想法,:“我不是那个意思啊,这个有眼力,能捡到大漏,那是本事,不止是运气。” 丁肃看了半也看不明白这勺子有什么头,他又回到了座位,问李仁中和王孝庆:“两位老师,就别打哑谜了,直接报上来吧,这东西到底是干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