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城庙会里有清朝皇宫里的戏服? (第2/2页)
妈江书琴时候就爱这口儿,那时候叶的姥姥家的牙膏皮都是他妈攒着,然后听见马路上有人喊“吹糖人儿”,就赶紧跑出去换。 现在一想想那个年代,自己没有经历过,就觉得特别有趣。 叶对直播间的人:“你们知道这吹糖人儿的由来吗?” ——“不知道,哥给咱们讲讲呗。” ——“这是京城的甜食吧,咱们这儿都没有这个。我只在京城旅游的时候见过。” 叶也没看评论,自顾自的了起来: “据,在明代啊,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了,被一个吹糖人儿的老人救了下来,两个人把衣服就给换了。后来啊,这刘伯温就成了吹糖人儿的了,他呢,把糖化了之后做了各种动物造型,吸引孩子争相购买。很多人,都想跟他学,于是,这门手艺就从他那给传了下来。” 叶着,把自己的手机镜头就对准了正在吹的一个糖人那里,只见那摊位上的老头这么一摆弄,就出来了一个鸡的造型,手法非常娴熟,网友们都没看清楚他是怎么做的。 ——“这手艺人太牛了吧!我都没看清,那糖人怎么出来的?” ——“这才是真正的手艺人吧!” 这个庙会上面的非遗是可以亲自参与的,那手艺人旁边就有给客人准备的,只要交100块钱,就可以亲自体验制作糖人。 叶也就是在做直播,想亲自给网友们示范一下,就付了钱坐到了糖人车后面。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捏糖人儿。 庙会上的好多人看到一个帅哥准备捏糖人了,全都围拢了过来,当观众。 叶学着旁边那个老头的样子,先捏了一块糖出来,搓啊搓啊,搓成一个椭圆形。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吹”,这一步讲究的是要快,趁着糖稀还热的时候,吹成型。
叶见那老头用石膏粉挤成糖臼后,捏成一个气袋,拉出一根气管朝里面吹气,同时手指不停地拉、扯、揪、捏。 他也跟着这个动作学,结果人家老头一气呵成,都吹成型了,叶这边还没整出气袋。 他笑着:“大爷,您帮我下吧。” 那老爷子笑呵呵的:“伙子,我刚听你讲这糖人讲的头头是道的,真的要上手了,没看上去那么容易吧?” 叶:“确实不容易甚至有点难。这没个几年功夫,一气呵成不了呵呵。” 在那老头的帮助下,叶做的这个也成了。 旁边一个姑娘:“哥哥,能把你做的这个卖给我吗?” 叶笑着:“送给你吧,不用给钱。” ——“羡慕姑娘,我也想要哥亲自给我捏糖人儿呜呜呜” ——“看起来捏糖人好有意思,那糖感觉手感超好啊。” ——“哥不逛古玩街的时候也挺有意思。” ——“沉浸式体验了一把捏糖人,有趣有趣。” 捏完了糖人,叶继续逛。 这一片全都是卖食品的。 什么冰糖葫芦,炸藕合,芝麻酥,还有现场烤串的…… 整条街都飘着食物的香气。 叶买了一串冰糖葫芦,拿着边走边看。 现在人越来越多了,他从包里拿出了手机支架,把手机架起来,举着,给直播间一个比较好的视觉。 庙会上有好些扮着戏装的人,走来走去的,好不热闹。 叶跟好几个穿戏装的拍了合照。 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穿着的戏服格外精致。 他用系统一扫,竟然是清朝皇宫里制的戏服。 官名叫:黑地折枝花卉百蝶纹妆花缎女帔,是康熙年间的戏服。 叶多看了好几眼,穿戏服的那个女子画着精致的旦角妆容,站在戏台下面,跟来往的行人拍照。 看身段,脸型,大概能看出来,这女子年龄不算大。 叶也去跟人家拍了张合照,拍完之后,那女子问:“我见你一直在看我的戏服,你可认识吗?” 叶回道:“是不是叫黑地折枝花卉百蝶纹妆花缎女帔?” 那女子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把这戏服的全名都了出来,颇为惊讶,问他:“你也是学戏的?” “我不是。”叶是直接按照系统给他显示出来的名字读的,那能读错吗? 女子更惊讶了,她谢绝了还有想要跟她合照的游客的邀请,跟叶攀谈了起来:“你既不学戏,竟然会认识这个戏服?这可是我家祖传之物。” “这么来,您是传统戏曲世家了?”叶问。 “来,你跟我来。”女子领着叶往戏台子后面走,就见一个老爷子也穿着一身武将的戏服,看样子是在练唱。 女子喊道:“爸,你知道吗?他认识我这戏服。” 老爷子没回头看,了一句:“只要懂点戏的,都认识戏服,有什么奇怪的。” “不是,他不懂戏。”女子兴高采烈的着。 老爷子一个转身,亮了个相,旁边还有叫好的:“好!” 他看向叶,一个长相帅气的年轻人站在那里正看着自己,老爷子问:“你认识我闺女这身衣服?你给我,这什么衣服?” 叶又把系统给她提示的那个词念了一边,又:“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康熙年间的老物件吧。” “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