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货市场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_第二百八十五章 宋代的铜器制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 宋代的铜器制品? (第3/3页)

   “当然不是!”青蛙大哥继续,“宋代重文,不讲究奢华,讲究清心寡欲,所以他们那个时代的铜器造型也非常简朴,各位如果爱好古玩,对比明清时期,应该对我的是认同的吧?”

    “嗯。”

    人群里有茹头。

    但是又有人了:“你这来去,还是的外形啊。外形是最好防的。”

    “是啊,你到底懂不懂啊?”

    “了半,也没到点上。”

    青蛙大哥笑着:“各位,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让我慢慢嘛。”

    叶心想:这人看着粗旷,没想到还挺能。那俩卖东西的也不着急,就这么淡定的看着这些人,别人什么,似乎对他们没什么影响。

    似乎一点都不愁卖?

    这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大爷走了出来,:“我来几句吧!”

    人群起了不的sao动。

    “哎呀!这不是曹老师吗?”

    “是曹老师,没错,就是曹老师!”

    这人还是名人?

    叶问旁边的人:“曹老师是谁?”

    “你不是咱们陕省的吧?你不认识曹老师?他是西北大学的曹教授啊?咱们陕省古玩专业的老师!是这个!”那人竖起了大拇指。

    叶念叨着:“西北大学?曹老师?没听过啊。”

    “真是孤陋寡闻!”

    叶想起了赵德山把他拉进的那个群里,都是秦岭古董届有头脸的人物,但是细想确实没有这些高校里的人。

    果然民间和学院派是有壁的吗?

    此刻那曹教授已经开始讲了,也容不得叶多想了。

    他只是给这个曹教授拍了个照片,然后发给了赵德山。

    叶发信息的时候看了眼直播间,评论里都在传一个宋代的铜器图片,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打开那张图片看了下,从图片上能看得出来这是真品,而且市场价值在七位数。

    看到这里,他又看完了眼地摊上跟这个有九分相似的物件,脑袋忽然就清明了。

    原来是这样。

    这东西是用宋代的铜器残品重制的!

    铜都是真的宋代铜器,制作手法夜尽量仿照古法,但是塔的确不是原品!

    这手法高明啊,首先收集宋代的铜器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就是这制作手法,能制造的和原品相差无几,年轻的师傅肯定是不行的,得是有几十年功底的老师傅,没个经年累月的积累,做不到这么逼真。

    那个曹教授走到了人群中间,跟卖家借了个马扎,坐下来,拿出一个手电筒,照着其中一个铜器上面的细纹,:“这的确是宋代的铜,它青中透着一点黄,是由当时制铜的成分导致的,宋代铜器的主要成分就是青铜,但也有少量的锡前等,颜色青中泛白,整体重量会偏轻。不知道…”

    曹教授看向了两个卖家。

    两人至今都没一句话,他们互相看了看,点了下头。

    曹教授把那个铜器拿起来感受了下重量,继续:“嗯,重量也合适。作为内行人是能看出来区别的,当然,要想拿出证据,得做细致的监测。我也只是有七分确定吧。”

    “曹老师真的,那你肯定是真的!”

    “曹老师,那你觉得这个价格合理吗?”

    “怎么不合理呢?宋代的铜制品距今已经有千年了,千年前的古董怎么也得值不少钱了吧。”

    “那曹老师,你会买吗?”

    就刚刚曹教授拿的那个铜器就是标价最高,也是叶直播间放图片的那个。

    标价150万!

    曹教授:“我…买不起!我就是个普通的大学老师,可不是倒腾古董的。”

    青蛙大哥却好像很动心,刚刚其实他也不是很确定,也就有五分,现在听了曹教授的话,心里痒痒的不校

    150万的买不起,50万的那个还是可以够一够的。

    他指着50万的那个问曹教授:“曹专家,这个也是真的吧?”

    曹教授看了眼,:“这应该是属于同一批的铜器。”

    “那我可就要买了!”青蛙大哥兴奋的手都乱舞了起来。

    曹教授赶紧:“你可不要因为我的话,花这么多钱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