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原来你是书法大家 (第2/2页)
波只关注画画,对书法界也不是很了解,他撇了眼那字,嗯,写的不错。见叶天这眼神,就知道,得,他又看上了。 他干脆不再管他们,自顾自的拍起了窗外的风景,今天他来这里还有个重要的目的,写生,国外那个参赛作品顺利的话,能拿到不错的名次,到时候就要忙起来了,趁着现在还有空,多走走画一画吧。 赵正功问叶天:“小伙子,你认识我的字?” 叶天的系统只提示文字,没有人物对照图片啊。他怎么知道眼前这人竟然就是作者呢。 他赶紧说:“啊,认识。是这样的哈,我京城有位很尊敬的老师,他很喜欢收集字画,我在他那看到过同样笔锋的字,我这个人吧,记忆力有点好,看过的就能比较出来这里面的相似之处。所以您刚刚拿出来这字啊,我一瞧,嘿,跟我老师家里那个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说的是王孝庆,没办法,总不能把自己系统的事跟人家说吧,关键时刻,这认识的人不就派上用场了吗? 他默念:不好意思,老王,借用你一下,相信你应该知道这位大师吧,到时候我介绍你们认识啊。 老先生惊叹的看着叶天,内心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对他说的观察力也是佩服不已,说道:“哎呀,那你了不得呀!能通过我过去的一副字就能看出我这个人的写字特点来?这简直就是天才呀。你要知道,我的个人特色是花了三十多年才练出来的,你竟然看几眼就能辨识出来了?哎呀呀!” 徐小波来了一句:“他是玩古董的。” “哦?是吗?那更是考验眼力的事了啊。怪不得怪不得!小伙子,你真是年轻有为啊!啧啧。”老爷子也没想到自己能在旅游途中结识这样的人物,他是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的,接着说道:“我倒是见识过几个玩古董的,不过都是老家伙,像你这么年轻的,眼力还这么好的,真的是前无古人啊。像你这么年轻就进古董行业,是有家族渊源吧?” “那倒也没有,就是个人比较感兴趣。我相信您写书法也是因为感兴趣的吧?呵呵” 赵正功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兴趣才是一切的源头。呵呵,你们两个年轻人都很厉害啊,赶紧,咱们赶紧添加一下微信啊,时常保持一下联系,你们俩将来啊,前途无量。” 这书法家在社交这块也是妥妥的牛人,自己已经在业内享有盛誉了,结果出门来,找了一个谁都不认识他的团,能迅速跟周围的人聊的这么欢。
在跟他们聊之前,这大爷是和跟他坐一块那大妈聊来着,他是说过自己爱好书法。人家大妈还说自己爱好跳舞呢,也没把自己说成是世界名将啊。 这大爷周围那几位看他们说话就像是在看卖保健品的。 旁边那大妈还一个劲地说:“我可啥都不买啊!我不好这个!”好像下一秒就会被他们推荐买了这大爷的字似的。 还算是挺有觉悟。 到了地方,这大妈赶紧往前凑着走,着急下车,离这位赵先生越远越好,跟刚上车时那热情态度完全是两码事了。 黄果树瀑布着实壮观,是华国最大的瀑布群,据记载,最高处高达近80米,站在瀑布面前,就能感觉自己特别的渺小,这让每一个到这里的人都好想大喊一声:好壮观啊! 一下车,他们的谈话就暂停了,游客们都在忙活着跟瀑布拍照,徐小波也拍了几张,然后就拿出画夹,开始飞快的作画。 他们预计在这里停留两个小时,这时间对徐小波来说足够画个粗稿了。 而叶天的心思都不在观光旅游上了,他应付的拍了几张照片,就盯着赵正功的方向,等他一拍完照,立马凑了过去。 “赵老师,您离瀑布这么近,您那字不怕湿了吗?” 赵正功看出来叶天是真喜欢那副字,这是他决定旅游出门前写的,写完感觉差点意思,就装到了包里打算有空的时候再琢磨琢磨来着。 他把叶天拉到一边,说:“小伙子,这幅字啊,我总感觉差点意思。我也是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如几年前灵活。你眼力好,你给我看看,这幅字跟我以前的有什么区别?” 他俩找了一块大石头,就把那副字铺开。 这幅字也不复杂,写的是就是四个大字:心无止境! 其实,叶天哪会看这字的艺术啊,他只看到这幅字是值钱的,真要看,也得带回去让王孝庆给看看啊。 叶天就开始胡诌:“赵老师,您这字非常大气上档次,只是” “只是什么?”赵正功还真在认真的听着叶天的意见,叶天脑子一转,说:“赵老师,我发现您这字啊写的有点着急了,您是不是着急出门啊,所以这字写到急了?” “太对了。你连这个都能看出来啊?你真的太牛了。小叶啊,确实如你所说啊,这幅字就是我出门前临时起意写的,我知道要来看黄果树,所以写了这么一幅字。哎,这幅字啊,跟我以往的比,就是差点东西,我现在知道了,差在耐心上,所以这笔锋就显得太犀利了。哎呀,小叶,我把这幅字发给我好几个朋友看,没有一个发现这个问题。还是你厉害,你眼力好啊。好东西就应该属于能看懂它的人,小叶,这幅字就送给你了。” “啊?额”叶天是想要这幅字,可没想过能白得啊,“赵老师,您是书法大家,您的一幅字有多少人想要呢,很值钱的,您就这么给了我?这.合适吗?” “哈哈,有什么不合适的。那些人啊,都是投机客,根本没几个真正懂我的心境的,你不一样,你是我的知音啊。天下之大,知音难觅,送你一幅字,我都觉得你亏了。孩子,我啊嗨,不煽情了,这幅字你一定得收着。” 叶天见也推脱不开了啊,那就拿着吧。 现在的大书法家的作品确实有资本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能称之为“家”的都是有多年的功底在的,而书法想成大器,可不是要计划着来,往往有的时候一个不经意就能出现一副传世精品。 很难说,这一幅着急写出来的字将来会不会被称为佳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