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廷议,黄锦之死 (第1/2页)
宫门之内,依旧还是这般寂静。 今天有所不同的是丹炉被撤去了一半,空出的位置较大一些。 沈无言走进去之际,内阁几位大学生以及六部的官员都在场,想来是在议论今年的朝政大事。于是便打算离去,却被踱步在大殿之内的皇帝拦住。 “今天这边在汇总今年财政上的事宜,也没什么大事,无需回避站在一旁吧。” 沈无言怔了怔,便点了点头,随意站在一边。 “今年江浙一带赋税又下降了不少,比起去年自然是不够的,加上去年太湖水患,户部拨款赈灾,也花了不少。” 说话的是户部尚书,他一边翻着账册,一边沉声道:“开销大的还是东南,仅用在军费造船一项,就耗费了一半的税收兵部怎么看” 兵部尚书杨博在朝廷之中颇有威望,虽说是儒生,但也是上过战场,亲自冲锋陷阵杀过敌的,此时被质问起来,顿时有些不悦。 “老夫能怎么看,难道这些战船就不造了等着倭寇鞑靼肆意侵略我大明,然后割地赔款和亲” 听着杨博这番言语,礼部尚书欧阳德却又怒了,他冷喝道:“我大明何时割地赔款和亲过身为兵部尚书,朝中大元,竟然说这种忤逆之语。” 杨博却也不肯相让,正欲回绝,却被走上前的李春芳拦住,他苦涩一笑,忙摆手道:“有什么好争的,兵部花银子也是应该的,户部入不敷出也有他的难处,都少说几句。” 李春芳便是这般的好好先生,沈无言早先也有见识,此时听来却也忍不住想笑,但看着这严肃的一幕,只得忍住。 “重修三大殿,也支出不少银子这项目是徐阁老负责,银子用的还算合理,不过今年的俸禄如何发” 徐阶轻笑一声,淡淡道:“既然修三大殿的银子没问题,那么户部怎的会缺银子记得五月份沈无言给户部可是白送了几十万两银子。” “对,就是因为沈先生这几十万两银子,这几个月诸位大人才能领到俸禄但是下个月,明年怎么办” 户部尚书终究还是不好当,特别临近这几年朝廷奇缺银子,天灾,内忧外患又不断之际,银子越来越少。京畿之时,户部总会是严查对象。 其实在严世蕃坐镇户部之际,这位户部尚书基本是被架空的,如今这般多次强调,怕也是为了推脱责任,免得将来查起来,又牵扯到自己。 只是以他的势力,却也不敢轻易抛出严世蕃,便这般打着太极,也算安稳。 只是六部中并非所有人都愿这般退让,作为六部乃至此间辈分最好的杨博,早就看不惯严家行事习惯,之前严嵩在朝之际,自己便被压在边关戍边多年,如今得以回来,岂能罢休 “终究还是之前的人拿的太多,什么贪墨八百两银子三法司都是干什么吃的,昨日老夫还见严世蕃在岳云酒楼进出,按道理说他不该在刑部打牢之中等死”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大殿之中一瞬间都沉默起来。 皇帝依旧踱步在大殿之中,走前走后,时不时的拉开帘子又拉上,又巡视一番丹炉,总之一句话也不说。 许久之后,皇帝才走到黄锦身前,淡淡道:“银子的事交给沈无言,免得整天没事干尽惹事。旁的事不要再提,黄锦说说司礼监的事。” 所谓收银子便是帮朝廷收税,这并不是一个好活,毕竟找别人要银子,实在是一件得罪人的事,但既然当着这些官员的面交待,其实也是有预谋的。 沈无言一脸幽怨的看了一眼皇帝,对方恰巧也看了过来。皇帝轻笑一声,不在言语。 早就等在一边的言语翻起账册,扯着嗓子道:“去年江南、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皆都盈利,户部的亏空大抵也能补上一些归根结底还是在盐税上,派出去查的人说每年盐税有八十万两,但收上来的竟然只有五十万两,另外的三十万两就这样凭空没有了。” “黄公公你这是什么意思。”负责盐税的便是鄢懋卿,虽说并非六部长官,但今天商议的事他也有份,所以也在场。 此时听到黄锦的这些话,脸色顿时大变,忙道:“一份银子一份帐,交银子时内阁与司礼监都没说什么,现在再提起如何说的清” “当然说的清。”黄锦面露讥讽之色,将一张亲笔信丢给鄢懋卿,冷笑道:“鄢大人定然没想到准备给胡宗宪的银子,竟然在他家被抄了出来吧” “胡闹。”鄢懋卿冷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