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怒赚第一个5000块 (第2/2页)
这些鸡蛋都是给那些做卤鸡蛋准备的。 街道上的早点都是“几件套”。 卤鸡蛋,豆腐脑,豆腐包子。 卤鸡蛋一个五毛钱,所以都是很大的鸡蛋,让人一看就有食欲。 而这些鸡蛋,都是李牧羊从很多鸡蛋里挑选出来的。 可以卖个高价钱。 “你来这么早赶集啊?” 王孝问李牧羊。 李牧羊了解王孝,但王孝并不十分了解李牧羊。 在他眼里,李牧羊其实就是个熟人罢了。 所以问的话,也都是非常客气的随口问问。 他也不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李牧羊,身价都5000了,可是半个万元户。 绝对算得上有点钱的人了。 “老王,我想问你个事儿。” “啥事呗。” 王孝还在玩弄他的鸡蛋。 从筐子里拿出来的时候,有个别鸡蛋被挤破了。 每看到一个,王孝的眼神就抽搐一下,显得反十分可惜和无奈。 鸡蛋生意就是这样。 这是一个利薄,成本高的生意。‘ 很不好做。’ 以这个时代的鸡蛋价格为例。 这年代没有养鸡场,所有鸡蛋都是从农户手里收来的。 一个鸡蛋大概是1毛5分钱的样子收购,可以卖一毛七八左右。 那也就是,一个鸡蛋的成本需要接近10个鸡蛋才能赚回来。 如果破碎一个鸡蛋,也就相当于10个鸡蛋没有了利润。 而看看王孝的鸡蛋规模,最多也就收购了两三百个蛋。 如果一个都不烂的话,大概能赚个五六块钱。
可只要烂掉一个,就是损失一毛多。 烂掉十个,就是一块多。 若是烂掉二三十个,那基本一就白白做了。 更难受的是,这个年代的路都非常难走,坑坑洼洼,没有沥青铺成的柏油路。 而王孝用的鸡蛋筐子就是卡在自行车后座,颠来颠去,几乎无法避免鸡蛋破裂…… 总之,这个生意相当难做。 它唯一的好处是成本,回钱快。 当将鸡蛋卖出去,钱就能收的回来。 也不用担心积压什么成本在里面。 李牧羊记得听王孝过,他没有什么资本,贩卖鸡蛋的本金还是跟人借的呢。 做这种本买卖,也是无奈之举。 李牧羊每次和王孝话,脸上笑着,很客气,但心里却一直在叹息。 他总是觉得这个人,就是他的一个翻版。 两人都算是老实人,也都没什么大本事。 家里都是三个孩子。 也都想拼命让孩子读书,将来变成一个个有知识,有抱负的年轻人。 不像他们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干活。 而且,这也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他吃够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坚决不希望孩子们没知识。 王孝也是这个想法。 若是自己没重生,和现在的王孝就是一个样子了。 估计还在为每能赚几块钱,愁白了头发吧。 越是这样想,他就越想帮王孝一把,怎么着,都比贩卖鸡蛋赚的多一些吧。 这个饶人品是经过时间验证的。 也有能力。 欠缺的不过是一些机会,和一个发觉他的伯乐而已。 “老王,你以前在子午岭工作是吧?” “是啊,以前在守林,后来受了伤,便去了苗圃,结果那个狗日的场长总是找我麻烦,我一个高级工程师,整日让我去专门拉粪,给最低的工资标准……” 王孝一下子被引发了吐槽点。 开始抒发他对钱单位十分的不满。 “我本来工资就不高,因为大儿子的问题,每个月还要被罚10%,一直要罚六年,这还让人怎么活? 我不养家糊口了? 老婆孩子,那点工资能养活的起? 没办法,我只好病休了,领着最低的生活费,然后做点本生意,给孩子们赚点学费啊。” “是挺难的,你也不容易。” 王孝苦笑道:“哪有容易的事,我们男人嘛,不就是老黄牛,活一就拉一的车呗。 都不用别人给我身上抽鞭子,我们自己就会拿鞭子抽自己。 你就看,我们不多搞点事他行嘛? 不行的,老李,不到累死那,我们肯定是停不下来,只能拼呗。” “是啊,做男人真命苦……” 啊? 李牧羊突然回顾神来,发现自己怎么无形中被王孝带到碎碎念去了。、 他今可不是来找王孝听吐槽的。 又急忙将话题拉回来。 “老王,你对子午岭很熟悉,那山上的草药你熟不?” “熟在,怎么不熟,你问这个干嘛?” “真的嘛?” “那还有假,山里的药我能认出几十种,而且我们苗圃当初还专门有草药培育,只是后面没有经验,失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